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联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0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运用技能和基本的交际手段,同时也是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思维品质和表达技能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阐述阅读与写作在结构、衔接语、好词好句、话题四个方面的联动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有效生成和发展。
  关键词:联动;结构;衔接;好词好句;话题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对初中英写作的基本要求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应该达到以下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新课程标准把写作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更加突出了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逻辑联系的要求。
  (二)写作现状分析
  很多初中学生虽已学习了上千的词汇和不少语法规则,却还难以完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表达准确、结构完整、衔接连贯的短文。初中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往往出现以下的误区和低效的现象:
  1.传统的改作文的着眼点一般是细节上的语法、拼写错误、标点误用,等等。但是对于学生整篇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框架则视而不见。
  2.学生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被动吸收知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的写作技能不高,语言基础薄弱。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写作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写作是阅读的一种延伸和深化,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运用(即语言的输出)的理论依据。结合新课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形成阅读与写作联动的新教学思路与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建构篇章的能力,通过写作层次的训练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技能。
  二、读写联动,实施培养写作技能的策略
  (一)结构层次的联动
  结构是文章的基本支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结构性不强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在教材的阅读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以图表或文字的形式概括语篇的整体结构,理清写作思路或线索,然后利用阅读语篇结构中的内容(关键词)或结构图,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用英语去思考、用英语写作的能力。文无定法,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笔者引导学生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套用文章的结构,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1.叙事文章的基本结构
  比如,Go for it!7B Unit 9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 3a是屬于故事类的阅读,主题是“Talk about past events ”,主要是围绕Where did he go on vacation? /What?How did he feel ?等问题开展的。笔者就让学生围绕文章主题(Bob’s vacation),理清文章线索,列出与线索相关的主要概念(went to the beach/ shop, play in the water, beautiful, crowded, sunny and hot…),然后根据概念构建了文章的结构图,如图1:
  ■
  文章的框架结构的形成给学生清晰地呈现了叙事文章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原因等。阅读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相似的写作任务,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rite an article.接下来的写作中,果不其然,学生写的非常流畅。因为,结构图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支架模式。
  2.对比文章的结构
  比如,Go for it! 8B中Self Check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笔者采用图表式,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了解人物的人生大事。
  ■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借用如此的图表线索来写作,也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
  3.主题句式结构
  每篇文章,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篇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主题句在文章中起提纲挈领作用,学生如果能恰当运用主题句,整篇文章就能更具整体感。教材中许多阅读文章都是主题句使用很好的范例。
  比如:Go for it 8B Unit 7 Self Check这篇阅读文章就是典型的主题句式的范例。
  第一段的topic sentence是This may seem like a different … very useful to understand. Summary是Etiquette is… understand.
  第二段的 topic sentence 是Etiquette is not the same …every situation. Summary: The way people behave is … situations.
  第三段的topic sentence是If we see someone breaking the rules of etiquette, …suggestions (advice). Summary是We might want to…breaking a rule of etiquette.
  第四段的topic sentence是Although rules of etiquette …in the world! Summary是Sometimes, rules …almost everywhere.
  所有的主题句全部位于段首,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但因为每个主题句仅仅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要使读者明白并同意作者的基本观点,还要展开主题句,展开后还需要收尾。虽然不是所有段落都需要一个结尾句,但结尾句可以深化主题.也可以照应开头,起着收束全篇、完成主题的作用,如图3。   ■
  这种 topic sentence—支撑句—summary的结构,对于写作也起了很好的架构作用。
  总而言之,主题句是作者思维的起点,阐述的对象,也是学生叩开阅读和写作之门的钥匙,它对确保段落主题突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英语写作中学生要对主题句有足够的重视。
  (二)衔接意识的联动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完整的框架、丰富的内容和规范的表达,还需要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也就是在段落和段落之间,句和句之间使用恰当的连接词。新课程标准五级也明确地对使用连接词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写作时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比如, Go for it 8A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个单元的话题是Describe a process,用英语表达食物制作的过程。Section B,3a, Super Chicken Sandwich一文中,就使用了first, then, next, finally 等词语表示食物制作的先后顺序。
  学了这篇文章后,就让学生使用时间顺序连接词来写一篇使用QQ的文章,从而达到熟练运用和掌握衔接语的目的。结果学生用的很不错,他们的文章描述了先(first)下载QQ,然后(then)注册账号,接下来(next)登陆QQ,最后(finally)使用QQ和人聊天。使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衔接词语的策略的渗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按次序排列信息的习惯和概括能力。实践表明,恰当的使用衔接语能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三)好词和好句意识的联动
  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词汇量和丰富的句型。没有充足的词汇量和丰富的句型作保证,写作将无法有效进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词汇和句型,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应用日常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好词和好句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基础。新目标的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解读词汇和句型,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利用句型进行组篇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Go for it8A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 3a为三篇表达自己交友观的短文,三个观点分别是喜欢拥有和你相像的朋友(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like me);喜欢拥有和你完全不同的朋友(It’s not necessary to be the same. 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无论什么类型的朋友都没关系,我不介意和任何人做朋友(I don’t really care. I don’t think differences are important in a friendship.),三种观点表达的句子都直截了当,是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好的示范。笔者引导学生积极地模仿运用这样的典型句式。
  在平常教学中,笔者总是建议学生制作好词、好句本,及时摘录课本上或学习中碰到的好词、好句,并在写作实践中反复模仿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及写作水平。
  (四)话题的联动
  Go for it!教材中,阅读文章基本都是以话题为纲编写的,话题内容范围广泛,如旅游、体育、健康生活以及自然灾害等。而写作话题的选择主要也是根据已有的阅读材料,选择相应的话题。比如:Go for it!8B Unit5 Section B 3a 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阅读后,笔者安排了这样一道问题:Are you for or against being a professional athlete ? Why?该问题的提出能使教师轻松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种辩论主题明确,问题具有很强的吸引性和现实意义,每位学生都能较轻松的参与讨论。这样通过阅读,能实现较高的阅读教学的认知目标。在此基础上辩论模式更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的和谐发展。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辩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是学生根据辩论内容做出的总结:
  Advantages:
  1.You ca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2.You can have a lot of fans.
  3.You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4.You can do something you love.
  5.You can become famous.
  6.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know you.
  7.You can help others.
  8.You can be healthy.
  9.You can also go to famous universities.
  Disadvantages:
  1.People will follow you everywhere.
  2.It’s very dangerous.
  3.People will watch you all the time.
  4.You won’t know who your real friends are.
  5.You will be upset when you fail the matches.
  6.You can’t stay with your parents.
  有了豐富的话题的素材,写作绝对不是难事。
  三、结束语
  读写联动让学生学会了利用教材中的范文如何进行谋篇,利用教材中的范文的语言学习怎么写。读写联动让学生学会了提取存储的信息进行写作,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而且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独立地进行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超.以写促学,英语“写长法”的理念与操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美国女权运动的领导者格洛利亚·斯坦姆在蜿蜒的康涅狄洛河畔进行环保考察时,发现一只巨大的乌龟在路上爬行,它显然已经爬了好长一段距离,还在继续向前爬行,随时都有被汽车轧死的可能。爱心十足的斯坦姆费尽了力气想把大乌龟弄到河里去。大乌龟总是愤怒地去咬她。当她连拉带拖地就要把乌龟弄到河里时,一位地球学专家走过来说:“你知道为了在路边的泥土里产卵,乌龟可能需要花一个月的时间爬上公路,结果你却要把它推河里。你只
有效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领悟新课程理念,展开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在构成课堂的众多因素中,具体的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的基本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却举轻若重。  一、适时鼓励——课堂因相激而生趣  水本无华,因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因相击而火花。课堂平常,因相激而生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宽容学生的个性,更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学生
摘 要: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幼儿尤为重要。本文认为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懂得赏识和尊重他人,并能够深层挖掘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阐述了实施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实施措施  赏识教育对于幼儿尤为重要,它可以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进而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表扬,幼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无原则的表扬只会
摘 要:高中数学从知识的体系上分成了几何、代数两大模块,从内容的相关性上有必修与选修的区别。一线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课型,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在组织时的教法也是有一定差别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型;有效课堂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内容被分成了几个主要的大模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应该要做有差异的处理。下面笔者从概念的教学和习题课的教学,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的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尝试训练、引导发现”(以下简称“尝、引”教学模式)这一创新型模式的实验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尝、引”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  初中数学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