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结构分析与测评系统开发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是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发生多起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伤害他人的悲剧,更凸显教师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孟令图,很聪明的孩子,由于读的书多,整天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号称班里的小大人。但他对班里的活动从来不热衷,一遇到事就开始往后缩。比如学校的轮滑队开始招生了,免费学特长,多好的事,但他摇着头说:“太危险了,妈妈肯定不同意,我可不参加。”小记者开始报名了,他皱着眉头说:“还得交钱,爸爸肯定不答应的。”要举行征文比赛了,他摆着手说:“我的作文写得不够好,肯定选不上,还是别参加了。”他的表现让我看在眼里,
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相同文化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于辖区之内的居民,社区肩负着某些教育的责任,特别是德育的责任。  目前,我国社区德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认识不到位。社区往往陷入“经济工作为主,思想工作为辅”的误区,道德建设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第二,方法落后。社区德育基本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方法呆板、生硬,更不用说运用先进传播媒介(如互
课题类别:国家一般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臧宏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130024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
“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这就是字典里对“志愿者”的解释。从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残疾人奥运会,我们看到了众多志愿者的身影和笑脸,志愿者精神也成为感动我们的最美的风景。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不只是奥运会、抢险救灾等需要志愿者,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