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课程模拟实践平台的构建的新思路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疗保险》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革教学思路,不断实践,引导学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理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大家提供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实际教学改革方式。
  关键词:医疗保险;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1-000-02
  一、《医疗保险》课程的内容设置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限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疗保险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内容包括医疗保险基本概念、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市场、医疗保险费的测算、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与费用控制、医疗保险的管理与监督、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等内容,对我国的医疗保险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分析我国医疗保险的现实问题。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医疗保险制度的沿革、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政府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的作用、医疗保险费的测算原理及具体测算方法、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运行方式、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和筹集程序、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医疗保险的管理方式、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全过程、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医疗保险制度的沿革、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医疗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政府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的作用、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运行方式、疗保险的管理方式、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全过程
  二、《医疗保险》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改革在以上目标指导下,使学生及时把握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方向和国际保险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与开发,以岗位工作过程与工作内容确定教学实训内容,按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方式编排,全面实行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标准严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体的设计理念如下:
  1.以“岗位”为标准来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改革以“学科”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工种”为标准的课程体系,把课程按岗位或工种来分类组织,建立新的课程。例如,理财规划师在做理财规划方案时,为达到客户转移财务风险目标,会制定相关的保险策略,选择相关的保险产品,保险学概论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保险基础理论与保险实务知识。
  2.践行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传统教学一般都把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分开进行,理论讲理论,实操讲实操作,理论与实操结合程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本课程采用理论與实操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实操中需要什么理论就讲什么理论,使理论与实操对应起来,使理论真正起到指导实操的作用。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改革后的本课程侧重实训实操教学,强调学生职业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围绕实操转,教学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一切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引领教学全过程。
  三、《医疗保险》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此方法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每一部分的知识都有相关案例与之配套,有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入所学知识,有的是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有相对应的案例引入,通过案例能够让学生更深的理解所学知识。
  主题讨论法:不定期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PPT电子教案)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校园网等资源优势,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网站,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及答案、试卷、实习计划、案例、论文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四、《医疗保险》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专业要想能够真正的掌握并应用,都是不可能离开扎实的基本功的。再有前途的专业没有学会,毕业之时也是徒伤悲。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学科,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次作业,让自己在毕业之时,能真真正正的掌握好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真真正正的有扎实的基本功。
  2.立足基础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医疗保险关系着各个方面,文,理,人文,法律均有涉猎,因此想学好医疗保险,没有相当宽泛的知识面是无法应对就要面临的挑战。因此,大不仅要掌握基本功,掌握牢靠的专业知识,还有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可以去完成就要面临的各种挑战。比如我们应该熟练的掌握与之相关的各种法律,应该清楚的了解经济走向,应该明白社会的各种需求,应该熟悉劳动仲裁的相关事项,等等等等。只有拥有宽广的知识面,我们才可以在医疗保险的专业路上可以走好,走远。   3.开拓宽广的学术视野,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我们医疗保险的同学们,将来的工作范围会相当广泛。仅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根草就是一根草,有思想有视野的人,能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根草中发现灵魂。社会问题是复杂的、多面的。要提高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局限于单一教材、单一课程和单一学科。要拓展视野,要掌握广博的知识,甚至是多学科的知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就必须开放。学习内容的开放就是要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开放不仅是教材和文本的学习,而是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公共的思想我们医疗保险是属于公共管理系的。公共管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公共”二字,其培养目标的主体是未来的政府公务员,从事的是政府及其他公共事务的管理,牢记“公共”二字非常重要。高扬“公共”的旗帜,就是提醒我们公共管理系的学生时刻想到的是公共利益、公共秩序,时刻践行的是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就是希望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人民意识、公共意识,始终把握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落实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之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履行好人民政府的职能。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任何脱离了现实的知识都是无用的,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思想与灵感。大学阶段无疑是人生中获取知识和能量的最好黄金时期,所以,求知应是最重要的任务。在知识的殿堂里遨游,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自己积聚能量,是做学生的根本。而当我们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要与社会、时代相一致,做一个符合社会、时代发展要求的人,这样,既能让自己得到成长与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并借此机会把枯燥的理论变成对论题的自由的畅谈与辩论,以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以及生动的案例的分析来实现。
  五、《医疗保险》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社会医疗保险不仅是医疗保险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国际卫生保健制度的发展方向。社会医疗保险学主要介绍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即包括医疗保险模式的设计、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医疗保险体制的监督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社会医疗保险的模式、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的监督和评价等内容,对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具体的学时分配如下: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绪论 4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系统 10学时
  医疗保险模式 8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测算 6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4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 6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的运营管理 14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6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的监督与评价 4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的法制管理 4学时
  补充医疗保险 6学时
  社会医疗保险发展趋势 10学时
  2.指定教材,①《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贾洪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②《医疗保险》,仇雨临、仇雨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③《管理式医疗:美国的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胡爱平、王明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3.教学层次,教学要求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掌握”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熟悉”即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了解”即要一般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
  4.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拟采取综合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主要有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期末试卷考核,平时测验,课后作业和考勤。期末总评=(卷面(60%) 课堂测验(20%) 作业(10%) 考勤(10%))。改变过多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学生评价模式,从多方面考察学生能力,而非只关注学习成绩。课堂学习只是一方面,课外活动也应强化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由“知识本位”考核向“能力本位”考核转变。课堂教学考核与课外活动考核相结合,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如闭卷、开卷、作业、撰写小论文、口试、小组项目设计、撰写调查或研究报告、动手操作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状况给予持续性评估,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确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传统方式,加大了平时学习成绩在课程学习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文献:
  [1]滕航.我国本科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10-11.
  [2].郑先平,刘雅,袁杰.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2-94.
  [3]周尚成,熊捍宏,凌沐珏,等.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5,1(3).
  [4]涂愛仙,曾武.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就业导向性课程设置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4):126-128.
  [5]陈飞燕.高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社会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旬刊,2015(4):59-61.
  [6]王春鹏.基于岗位群的医疗保险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4).
  作者简介:魏红梅(1975-),女,硕士研究生学历,任教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陈旭红曾直陈其 “写作多是为了卸掉心中的负荷”, 要能实现 “对完美有情的无尽追寻”, 她是这样说的, 也真诚地这样做了, 《白莲浦》、 《遥远的纺车》 《人间欢乐》、 《
乔舒亚·尤尼科尔(Joshua Unikel)是美国当代散文家兼平面设计师。获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视觉艺术硕士学位及爱荷华大学非虚构性写作项目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目前在休斯顿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用苍凉而又老辣的笔触塑造了曹七巧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一道不可磨灭的风景。无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女人和母亲,曹七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大量少数民族农民工涌向城市,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维
方方是中国当代最具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都是以知识分子为题材,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谱系:三四十年代家国危难之际的祖辈;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初期
格非以善于设置“叙述空缺”与“迷宫”而闻名于先锋作家群。他汲汲于艺术探索,并在近年来的创作中频频表现出回归古典的趋向。在格非的思想谱系中,对人类精神状况的勘探贯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边缘对话之文化中国:剧变背景下的中国前沿论辩》和《边缘对话之未来之路:中国社会的多维空间透视》,通过对思想界、文化界、艺术界等
摘要:社会性格指的是国民中某一特殊的亚文化群体基于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近的生活经历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社会性格是民族性格在特定人群中的具体体现,受民族性格的制约和统摄。本文从民族性格的分析入手,指出民族性格中的落后方面不仅对当今“五大发展理念”的践行起到制约作用,而且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性格形成起到不良影响。进而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相关内容对以大学生社会性格优化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软软小小的宝宝时常让妈妈抱在怀中舍不得放下,但是,你知道吗,长时间地抱着宝宝,尤其是一岁以内骨骼正在发育中的婴儿,会带来许多问题。问题1:影响骨骼和肌肉发育周岁内的宝
1968年,“文革”乱世,我满十五岁,趁乱学起油画来.在大墙面大铁皮上才画了几幅毛主席“红宝像”,我就认定自己已经是个油画家.冬季头一场雪,我约了两位大我几岁的工人画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