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鉴赏:文体·主体·整体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类文本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深入文本,准确解读文本的内涵,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答题。结合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选文和设题的特点,提出文学类文本鉴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主体、整体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文体;主体;整体
  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学类文本也是高考的必考文体。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的命题重视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少男》一文,文本选择和题目设置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选材具有一定人文性和哲思性。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延续了江苏语文卷一贯的风格,选择了名家名篇,在平实温润的语言中叙述底层人物平凡的经历,从中表现宏大的主题。文本语言彰显出了文学之美,易于学生在考场上阅读。其二,设题角度广泛,指向明确。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共设置了三道题,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命题人将涉及到的评价鉴赏、写法分析类问题放到了客观题中,有效避免了主观题答题的套路化。设置的两道主观题切口小,指向明确,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整合,要求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从而有效答题。其三,注重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和答题规范性的考查。考生在考场上需要结合文本具体解答,在明晓答题方向的基础上还必须明晓信息的来源。
  从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文学类文本阅读既需要注重训练考生考场情境中“精准审题、明晓答题思路”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规范读文本、有序想问题”的思维能力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但是在高考考场中,学生往往由于阅读经验的欠缺导致其经常出现答题无从下手的情况。根据平時学生答题时出现的困惑,还原其答卷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套路化阅读,忽略文本的体式。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长期受到答题模式的影响,缺少具体文本具体分析的意识。(2)主观臆断,缺少作品主体的意识。学生在阅读时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没有站在作者写作的角度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有甚者在答题的时候全然不顾命题人设题的角度,武断解答,致使错答、漏答。(3)不及整体,困于局部。考生在考场上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往往纠结于文本中的一个语段、一个情境,不能从整体去感知作者要阐发的意图。这些表现都暴露出了考生对文学类文本文体特质的认知模糊、思维粗疏。要想真正理解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对话,写出有灵魂的答案,考生必须纠正自我的主观认知偏差,培养文体、主体、整体意识。拟以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谈一谈文学类文本鉴赏中要注重文体、主体、整体三个意识,切实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鉴赏的能力。
  一、注重文体特征,随文解读
  江苏卷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文本多是以散文化的笔调去写小说,例如2010年的《溜索》、2012年的《邮差先生》、2019年的《表姐》等。这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其通常会在只言片语、一鳞半爪的情节中去刻画人物,用诗化的语言营造意境,从小人物的身上窥探不平凡的人生世界。对于这一类小说,考生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会与作者、文本之间产生时空的隔膜感。教师在平时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讲解中需要注重抓住这类诗化小说的文体特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使其在考场上从容地解读文本。
  紧扣诗化语言,体验美。散文化小说往往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创设一种浓浓的诗味。在讲解这类小说时,教师不要强硬地去分析情节和人物,而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诗化的语言,从而欣赏美的人物、美的情感。比如,《少男》一文故事的背景是河生少年丧父,只有母亲和姐姐两个亲人。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河生,内心是坚韧的,但又是柔弱的。小小的肩膀难以承担家庭的责任,他挣扎过、逃避过,甚至想过姐姐永远不出嫁,这样自己就可以减少一点负担。文本的故事总体基调是悲苦的、严峻的,但是小说在文字中透出的却是“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喜悦”。学生在读完文本后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诗意美。文中写到这样的场景:“姐姐正独自坐在树荫下面的小凳子上出神,姐姐摘下一片石榴叶,手捏着含在嘴边,一副不辨榴叶是何叶的样子。”在这里,品味文中“出神”“一副不辨榴叶是何叶的样子”等语言可以看到人在困难下的无奈,但是正是这客观的无奈突出了最后那句“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的坚定。
  二、注重文本主体,以文会友
  每一篇文本的背后都伫立着一个含情脉脉、深情款款的叙述者。因此,在读小说时不仅需要关注小说的三要素,还需要关注小说背后的叙述主体,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紧扣主体心理变化,探究文本情感。一篇优秀的小说常常在起伏的故事中折射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从而暗含着作者的情感。比如,《少男》一文中我们可以在“少男——河生”前后的心理起伏变化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开头“他刚刚听说了姐姐定亲的事”,表现出了河生“不接受姐夫”的心理,再到“怕见姐夫”,此时的河生“怕失去依靠”,接着“姐姐被拒婚”表现出了“气愤”的心理,最后“痛哭发誓”,看似矛盾却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在起伏的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作者在人物复杂的心理起伏变化中表现的复杂情感。由此,学生可以感悟到作者想要通过“河生”这一主体表现对其同情,对其不屈的赞美,同时也引发考生对“人在命运面前的思考”。
  人物是小说情思的载体。要读懂小说,全面地感知人物形象,走进人物的内心,就必须细读文本,理清主体对象与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主体心理的变化,做到以文会友,从而读懂那个从未谋面的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注重文本整体,前后勾连
  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语言跳跃而灵动。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关注整体的语言风格和结构,注意整体的构思,从而全面把握文本情感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关注整体的构思,注意把握文本情感的脉络。以《少男》一文为例,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注重宏观上构建知识网络。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次要人物有哪些?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故事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为了表现小说的魅力,作者使用了哪些叙述技巧……围绕这些整体性的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阅读,才能全面地把握作者创作的意图,同时也为有效地解答问题奠定基础。比如,在整体把握上述问题后,学生可以清楚地理清第12题的选项C ,“河生不喜欢‘那个人’因为自己没有逮到鱼而感到自卑”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全文不是“河生怕见姐夫,是害怕姐姐出嫁后,自己失去了姐姐,独立担当门户”。整篇文章表达的是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挣扎和不屈斗争。小说将客观环境描写的越恶劣、生活越窘迫,就越能够表现人性的光辉。
  注重文体,注重主体,注重整体,聚焦学生文学类阅读真正的阅读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核,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对文学类文本整体和谐的感知和深入的解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考场阅读能力,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作者简介:卞佳佳(1986— ),女,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应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中职学生以“敬业、诚信”为核心的人文素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3-0086-03  中共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2018年6月的一天,天朗气清。  在丰都县三建乡石龙门村3组贫困户罗世忠家的院坝里,阵阵花椒清香在空气中飘散。  罗世忠一手戴着手套,一手拿剪刀剪花椒。  “现在正是花椒采摘的好时机,每天这么忙碌着,心里可高兴呢!”罗世忠说。  6月中旬,罗世忠已陆陆续续卖了三四次花椒,每次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石龙门村充分利用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的优势,把发展花椒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来抓,
2011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针对乡镇权力监督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了一次普查。通过乡镇主要领导自查、班子成员互查、镇纪委协查、上级组织排查、典型案例检查,全县14个乡镇共排查出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24类398个。这些风险点集中在重大事项决策权、重要项目实施权、资金资产处置权、干部人事管理权四个方面。接着,丰县有针对性地出台了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重要项目管理机制、资金资产监管机制、干部管理评价机制、规范
参加第二届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时,我应邀发言,内心极为复杂:兴奋、骄傲、孤独、紧张、羡慕以至到了高山仰止, 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以人的角度来说,他是我父亲、我是她女儿;他是我生命的缔造者,我是他生命的延续者;他是我生命之根,我是他生命之树的一片绿叶;他是秦岭,我是秦岭中的一个峪口。  而如果是以一个作家的角度来讨论的话,他是一个写作者,我是他的读者和评论者,甚至还是一个研究者;他是
在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巫山县,沿长江边有一个移民大乡——曲尺乡。几年间,通过建好基层堡垒,曲尺乡从“问题乡”一跃成为“花果山”。  躁动不安的曲尺  曾经,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来到曲尺,被移民围在村里几天几夜。县委书记来到乡里,也被移民围住不让脱身。  乡里干部进村挨骂是家常便饭,个别干部还挨过打。移民还自发筹资一万多元,要请外面的记者来乡里报道问题。  移民的不稳定情绪,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
春雨至,万物生。  重庆市中医院行政办公楼一间办公室内,重庆市疫情防控中医药科技攻关专家指导组组长李延萍猛地一吸鼻翼,止住滑落的泪水。她拿起手机,不停地点击着屏幕,群发:好消息,项目组研制的“藿朴透邪合剂”“麻杏解毒合剂”两个中药制剂终于获批。  推出新冠肺炎防治方案、第一时间介入救治、派遣人员驰援湖北后,重庆的“中医力量” 又一次为战疫作出贡献。  窗外,鸟儿唱着清脆的歌声;地上,被碎石压着的小
2014年8月的一天,正值酷暑时节,重庆主城区骄阳似火。  耐不住烦躁,市民何光军约上好友,驱车出城。  两个小时后,他们来到綦江区打通镇大罗村红花湖休闲度假区。  打开车门,凉气袭来,两人精神顿时一振。  眼前花团锦簇,交相辉映,阵阵清香迎面扑来。  老人悠闲地在石凳上聊天,孩子们玩耍得无比欢快……  “这里真美呀。”何光军感叹。  但对于美,大罗村人有着自己的“标杆”。  有大罗村顺口溜为证:
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举行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共同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作。  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分别介绍两省市推动有关工作情况。  会议通报了《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
万事开头难。写作文同样如此,面对一道作文考题,首要任务是审读题目,准确把握要求,正确进行立意。只有审好题,立好意,接下来的选材、构思、表达等才能有的放矢,一气呵成。如果审题不清,立意俗套,轻则影响作文表达效果,重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让作文“误入歧途”,最终以失败收场。  【文题呈现】  生活处处有故事,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悟,就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许多有意义的故事,收获不少弥足珍贵的东西,
新版《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正式出版了。这是继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出版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经典著作编译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是重庆新闻出版界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创新举措,是我们奉献给党的十八大的一份厚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三部新版画传的意义和作用,对学好用好这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