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悠上下五千年历史,有无数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丰厚积淀、历久弥新。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业化人才的摇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中职教学内容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我们的手上不断被传承、不断被发扬,不断绽放出其具有的独特光辉。本文对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与实践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语文教学 融合 实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历史传承,经久不衰、延续至今,并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切合力,把中国人民的坚持不懈精神、勤劳简朴精神、爱国爱家情怀、尊老爱幼美德等深切融入了传统文化当中,并以其特有的陶冶、影响作用为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向性作用。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开放步伐的不断加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被广大青少年普遍感知,进而形成了一种崇尚西方文化的趋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的传承不至于在我们手上断掉。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把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融合于一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高效开展。
  一、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
  想要实现传统文化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融合与实践,首先必须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寻找可以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的知识点,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知识点加以放大,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进而保证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在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廉颇蔺相如转》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感知,然后从中依据蔺相如护送和氏璧出使秦国,又不计个人安危的使用了计谋护送和氏璧安全回国的情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了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国家的荣誉为最高荣誉的正确理念,把家国情怀这一传统文化深深植入了学生的思想当中。文章当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蔺相如功劳很大被封为上卿,受到了廉颇的嫉妒,因此蔺相如就故意躲避廉颇,并向手下人讲述理由,说完全是从国家安危角度考虑的。这话被廉颇听说了,于是才有了“负荆请罪”这一故事。教师应当把握这一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形成知错就改的良好美德,把传统文化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内活动中融合传统文化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材中有很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这些内容当中有许多是可以和传统文化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传统文化和教学活动的融合的。因此教师可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得到不断的强化与传承。例如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故事诵读比赛》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诵读经典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从朗诵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词中感受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操;从朗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感受到了诗人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从朗诵李白的《行路难》中感受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情怀……在朗诵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古诗词文化的辉煌与灿烂,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濃厚兴趣,培养了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强烈情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水平。
  三、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外活动中融合传统文化
  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是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教师应当多多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效开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调查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各地在欢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各有怎样不同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师组织以成语接龙、成语故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成语中认识到了想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刻苦认真的道理;从“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成语中认识到了只有尊重老师、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真心帮助,才能学到丰富的知识……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祖国的传统语言文化进行了精准的把握,实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丰富积累,更让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组织者、践行者,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强化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完美人格,让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上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窦冰.中职语文教学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17.
  [2] 袁婷婷. 让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继续传承——试谈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实践传统文化教育[J].教师,2016(28):22.
  [3] 张顼.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7):65-66.
  (作者单位:增城东方职业技术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应注重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彻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需要教师深刻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多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高中生物 生活实例  生
【内容摘要】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注重讲解知识点,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自由思考空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只会死背知识点。新课改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要求,提倡教师在课堂中实现个性化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历史课堂,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本文便针对教师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革与创新,高中数学是高中学习中的重点科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素养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学生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必须探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理论探究   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身体和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高中数学教
【内容摘要】网络的出现是一个新兴时代的标志,如今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还在懵懂期的中学生。本文指出了网络影响的两面性,并对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指出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网络 中学生 德育教育方法  引言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时代的标志,以它的广泛、便捷、灵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但对于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看世界的观念还在形成初期,很容易被一
【内容摘要】在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学生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面,对于体育的学习十分的忽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三心二意的情况数不胜数。初中学生从理论上来讲应该饱满活力,喜欢体育学习才对,但是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体育老师课上讲述的内容、授课的方法,由于对其的不喜欢导致不愿意学习体育。所以,体育课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初中生在体育课上学习能力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生
【内容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积极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能让其树立自信;运用积极暗示能促使学生团结合作;运用心理暗示能让学生克服困难。这些方法都充分运用了学生的积极心理,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  【关键词】积极心理 兴趣 初中体育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理问题逐步成为了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初中生由于学业的压力逐步增大,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二、学者特征分析  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饮用水的来源有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  2.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我就如这绿叶一般,倾心快乐地给予孩子们一片又一片的绿荫,这是我极大的幸福,也是我永恒的追求。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18年,我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师德的真谛。  爱岗敬业,做一个根植教育的追梦人  2017年5月我班获得了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送走了这一届毕业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样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开始了。到目前为止,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如何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科教学切实服务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来成为广大教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被称为是“孩子们发展的整合期”,步入青春期的他们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引导的,所以初中课程体系基本上就比较完
【内容摘要】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时如果不思考也是枉然,然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前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引发学生的专注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采用问题情境创设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究与创新能力。文章中阐述了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并分析了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