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再认识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zg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人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这也决定了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正确认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创新思维”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学习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这就要求在课堂改革中,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创设情境,预设练习,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创新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名扬全国的“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体现的就是这一点,当然这种自由、民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进行的,这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教师自身就要具备创新精神,这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第二,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以达到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主体意识愈强,学生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强,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科学成果的,不再具有首创性,加上其自身严谨的逻辑性和抽象的理性,要求高中数学的创造教育必须创设一定的情景、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呼唤学习主体能动参与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等学习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教学作风,创设和谐、平等的适学氛围,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就成为促成学生潜在的创新之火进发异彩的必要先导,成为关键。
  
  三、例题的选择与变式
  
  教师对教学中的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要善于设计例题的变化,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某种近似于探索的体验,去发现数学中的真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对例题变化、例题解答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活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归纳,猜想,转化,提出新的观点、的思想。
  
  四、精选习题,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课堂练习就像磨刀石,”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多角度、多层次地去猜想,延伸,开拓,是一种不定式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具有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在教学中,教师的“导”: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并“会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得到主体的智力发展,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教师只要细心大胆挖掘,这样的结合点随处可见。
  
  五、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扎实抓好课堂实效,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科学运筹,高效利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自愿性、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拓宽教育领域,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向社会实践求新知,延展学习空间,陶行知曾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只有节余了时间,解放了空间,学生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知的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
  另外,还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有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要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中,要学有用的数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无形当中得到培养、锻炼。
其他文献
供电方案的可靠性关系隧道运行安全,目前国内水下隧道逐年增加,水下隧道的供电方案要比山岭地区公路隧道可靠性要求更高。本文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项目为背景,研究水下隧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习的素材、形式、方法都更加丰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关注些什么”是贯穿于数学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学习理念,也是老师、家长、学生都很关注的问题,参加北师大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实践,认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习的新知识点。联系已有相关内容,形成相联系的知识体系    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差异实际上是数学认知
期刊
目的:探讨耳周穴位(角孙、听宫、耳门、翳风)注射脑蛋白水解物结合微波辐射、临床心理辅导及常规采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对就诊的90例(耳)
构建联网通信三级内网通信系统。有助于完善信息的采集、发布和共享,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提升应急指挥协调能力。
[摘要]将待解决的陌生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比较熟悉的问题来解决,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以上方法的科学概括就是数学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化归。  [关键词]化归;转化;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大学生付业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
赣通卡自助服务终端是运行自助服务系统的载体,因此,做好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乖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江西省赣通卡客服服务中心和银行充值网点覆盖面不足且均在城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必要性,并对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高职;数学;建模能力;创新能力    一、引 言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要力量,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更应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