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里该谋什么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头肉也能申遗?
  有网友近日发帖称“南京六合猪头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下引发舆论热议。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六合猪头肉制作技艺”目前被列入六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尚未被推荐申报南京市级保护名录。
  对这件事,社会不同人群的关注角度、心态和说法自然是不同的。就此意主导者来讲,或许包含了想借近年来一些地方将申遗项目当成文化牌匾成事之势的动因。似乎有了这块牌匾,就等于抢到了“申遗”这一稀缺的文化资源;有了资源,也就可能有了利益。这不能说全无逻辑。
  把猪头肉拿来“申遗”,至少说明“申遗”的价值太大了。由此联想到,“申遗热”与时下名人故里争夺战一样,实质上属于这些年诸多地方愈演愈烈的“文化资源绞争”的另样版本。
  在各地忙得不亦乐乎的文化资源争夺战背后,包括了地方政府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指导下盘算的那笔经济账:利用文化效应拉动旅游业,吸引外资,立刻能够刺激GDP快速增长,产生经济效益。按一些学者的数据,不少地区在文化故里之争中,其旅游业收入在短时间内增长超过20%,计划引入的投资更是以百亿计。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创造和吸引注意力是门学问,将注意力转化成注意力经济、赢得回报更是门学问。可是,不要忘记,转化得好是事半功倍,转化得不好是事倍功半,甚至预期的那笔经济账极有可能变成呆账坏账。因为大量投资的引入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抬高GDP,但是GDP短暂的单一陡增并不意味地方长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若初衷就是以炒作、吸引眼球为目的,文化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账就很难算清楚了。
  账,要纵向地盘算,自己算清楚自己的账,还要横向地算,把别人的账也算清楚。依照最基本的经济学法则,同质商品竞争越充分、越激烈,利润会趋于为零。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异质性是其价值所在。一种文化资源越特殊、越稀缺,效益就越大。而当下争夺之战中,各地方一哄而上,同质化现象泛滥,真正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就少了,那些基于“特殊价值”的账恐怕就没那么牢靠了。
  在文化资源竞争中一旦只剩下简单化、盲目性、近视眼,就难谈及给地方带来长久的、可存续的经济发展了。零点调查发布的《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全国2500个文化主题公园中70%处于亏损状态。这也许从一个角度证明,许多地方的文化资源争夺战并没有带来所期盼的直接经济效益。
  那些没有任何“故”元素的地方,往往想通过虚构人物、人造景观、文化做假来“创造”文化资源,这种参与文化资源争夺的心境和冲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创造”的难度就更大了,而且风险是甩不掉的。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绝不可为“假货驱逐真货”而窃喜。真文化被打入冷宫,伪文化登堂入室,果真这样,不只违背了市场竞争的经济法则,还会严重危害到稀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眼花缭乱的文化争夺战,不该着力在伪文化上。伪是没啥价值的,是短视。毁了真文化,是真作孽,垒起来什么也都会是“临时建筑”,终究会被社会实施“心理拆除术”。
  经济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二者并非相互冲突。像名人故里之争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竞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例如丹麦人争安徒生故乡,英国人争莎士比亚故乡,西班牙人争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的故乡。
  但在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案例中,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在新时代中延续了下来。因为争夺的重点在于保护,谁将名人的生活片段遗迹、自然人文遗存保存得多、保护得好,谁就能赢得文化资源的争夺,同时也能获得大众的青睐,得到可观的经济利益。
  文化资源作为资源,就有价值,有价值,就应当妥善利用。对文化资源是需要有敬畏感的,来不得半点伪劣。对于文化资源的最有效保护,就是最有效地开发使用其价值,这也是最为基本的经济学法则。
  文化保护的责任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二者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进行的是破坏性的文化资源竞争,往往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申遗大战、故里之争、祭祖大典之后,并没有见到地方经济增长、老百姓富裕,只徒留荒废的面子工程和一群以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名义筑起的房地产。
  并不反对地方利用其文化资源做经济文章,但如何真正按照市场竞争的法则来使用文化资源,却是摆在人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遵循市场规律来利用各类本土资源,为地方寻得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
其他文献
一走出东京国际机场,乘上通往市内的轻轨,便无法不注意到车厢内悬挂的各种杂志广告。而这一次,封面几乎都与中国有关。  “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命运之对决”- -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月刊《文艺春秋》,在轻轨上打出的广告,用了这样醒目的标题。买回来读了读,主打文章即出自日本著名右翼、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石原在文章中大谈的是“改变国家,改变日本人”,并且首先“要在领土问题上对中国摆出强硬姿态”。  另一本周
曾几何时,“日本”是世界领先制造业的代名词。在欧美制造业疲惫不堪时,“日本化”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希望。  但时隔几十年,“日本”已不再是经济发达、科学管理和高效率的同義词了。日本,更多与经济发展延滞、社会高龄化、社会福利负担重导致政府财政赤字等联系在一起。  最近,日本开始流行“中国化”的说法。年轻的历史学者舆那霸润先生的著作《中国化的日本》当中提及的历史观颇有意思。  舆那霸润所说的“中国”,是
编者按  科普,太需要春天了。  没有生机勃勃的“科普的春天”,就不太可能有持久腾飞的“科学的春天”。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的第十个年头。《瞭望东方周刊》希望用这样一组报道来提示社会:我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推动科学技术普及,需要持续提升国民的基本科学素养。  在过去的10年里,特别是近5年来,普通中国人对于科学的需求也许是前所未有的。从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抢盐事件”,到“毒奶
“特招门”后更大规模的调查发现,1997至2003年韩国外交官选拔考试合格者中,41%都是外交部前任及现任高层官员的子女,且韩国外交部自2003年11月至今年7月共“特招”了610名职员    韩国总统李明博任期刚刚过半。今年6月2日,韩国举行了可视作对李明博执政“期中考试”的地方选举,结果执政党大败。痛定思痛,李明博提出了他总统后半个任期的国政方向:要建立“公正社会”(有时也译作“公平社会”)和
梁家籍贯广西桂林,而到梁承光一代,听朝廷命剿捻军,最后在山西做官并卒于山西,留下妻儿。梁的儿子梁济只有8岁,家贫不得回广西,母亲带着他到北京讨生活。在母亲的督导下,梁济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涵养出忠贤胸臆。光绪十一年,梁济27岁,考中举人,他的父执多贵,而他不求闻达,直到40岁才当官。梁济做过文化官员、内阁中书(四品)、民政部主事(相当于处长),十余年不升不调。  梁济的官职不大,口碑却隆。
2月23日,浙江省宁波白峰小镇沿海,高耸的船坞兀然而立,散乱的堆场摆着一堆船用钢材,工人宿舍一片萧瑟。  这是恒富船业的造船基地。从去年夏天以来,这里就已经停工。2011年10月下旬,宁波北仑区法院按《企业破产法》规定,裁定终止恒富船业以及蓝天造船公司的重组程序,并依法宣告两家公司破产。  在此之前,恒富船业曾多次谋求重组机会,希望摆脱危局,但巨额债务和惨淡的行情,让一切努力都无力回天。  无独有
我们一家住在北京郊外的昌平,这里没有国际学校,只有中国本地小学。在8岁的儿子迈尔斯到了入学年龄的时候,我们反复思考后,决定请私人家教在家教他。  但每过一两个月,我就会问自己,让迈尔斯在家学习而不是上中国的小学,是不是个正确的决定。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需要他在一些非中国节日(比如圣诞节)有比较长的假期,这样可以回国探亲或者在中国旅行。我觉得中国的学校可能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 
禅宗初祖达摩辞别南朝梁武帝后,一苇渡江来到了嵩山五乳峰上。他在一个山洞面壁九年,终于明心见性、得悟大道。  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个传诵千古的达摩悟道故事,被雕琢成一件高达半米有余的白玉山子,如今被收藏在北京神玉艺术馆的展馆内。  整块白玉最温润的部分被雕琢成达摩面壁九年一朝顿悟的场景,达摩手执拂尘在洞中盘腿静坐,洞口的崖壁上还不忘篆上一个“悟”字。  “光这一件山子就暗含了佛、禅、悟、道四种不同境界
3月8日14时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截止时间。据大会提案组消息,本届大会共收到提案6069件。这一数据,是本届全国政协五年来的最高数据。此前,2011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收到提案5762件,2010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收到提案共5430件,2009年和2008年的这一数据分别为5771件和4772件。  科技类提案占比为何小  据大会提案组副组长刘晓冰介绍,今年提案对民生问题关注
一天,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爷爷。她女儿就很乖地叫我一声:爷爷好!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爷爷说再见。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爷爷再见!这位母亲的年龄只比我小一岁,为什么一岁之差,就有一辈之隔,以至于她让女儿叫我爷爷呢?是出于对我尊重?是因为我长相老?  你的孩子现在多大了  我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她回答:20岁了。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