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级7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进行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双语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教学效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学生赞成采用以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英汉对照多媒体课件以中文讲授为主、中间穿插英文关键词语以及英文课堂小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师素质、高质量教材等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结论双语教学方式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诠释、英文小结及联系实例效果为好;双语教学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对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从中西比较的视野集中处理《老子》第一章,以下问题值得关注:其一,道为何不可言?又为何不得不对其言说?这一问题可运用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本质的思想予以解决;其二,道之有与无的
精氨酸不仅参与机体内多种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还作为一种营养调节剂对仔猪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就精氨酸的理化性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及其对仔猪营养调节的影响进行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的4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目的研究西松烷型二萜对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昆明小鼠H22肝癌腹水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西松烷型二萜低剂量组(Ⅱ组)、中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