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雅真魅力打造人文校园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我校首提雅真理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并以此大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后勤处也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了建设雅真校园的策略,全面贯彻环境育人方针,通过完善校园建筑规划和景观规划,加强校园环境整治与景观绿化,加大改造力度,努力构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小学校园。
  
  一、筑“典雅”于有形,立“雅真”之意
  
  校园环境对学生发挥着导向作用,而且这种导向作用不是短期的,是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的。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反映,在校园环境中兼有文化性和时代性。朴实、简朴是我校建筑造型的根基,一方面,我们尊重校园50年的历史文脉,同时也展现校园的时代性,在平面造型上我们力求平稳和舒展,着力体现“舒雅”之气。
  学校的主教学楼“雅行楼”外形张合有度,线条明朗,“S”型的布局融大气和细节于一体,形雅而内致;大小两个操场错落配置,布局相得益彰;长方体的办公楼蕴庄重于身,雅而不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朴实庄重、舒心雅致的校舍给学生们带来心灵上的安静,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读书学习,同时为“雅”所感染,渐生雅习。
  我校空间有限,为了更好打造育人环境,我校确定把壁雕、浮雕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使用到学校整体布局中来,在不占用空间的前提下,达到雅化校园的效果。学校正门口的“引领成长,塑造未来”八个浮雕刻字字体有力、隽永遒劲,在“雅行楼”的架空层,“励志报国图”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两幅壁雕交相辉映,学生行走其间,心灵无不为之激励,情感无不为之陶冶。
  
  二、布“优雅”于有形,塑“雅真”之境
  
  在优美的环境中,人常常会触景生情,尽管有的人并不觉得在进行审美活动。但人本是环境的产物,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优雅的环境都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也不知不觉地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滋润,从而陶冶、净化出美好的心灵,塑造出儒雅的、情操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
  要打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学校必须在校园的绿化美化上下足功夫。无论行道绿化还是花坛种花,都要注意提高摆放的品位,植被的布局既有遮阴效果,又有开阔的视野。把遮阴、隐蔽、分隔、观赏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苗木品种和艺术造型要有档次,校园内的苗木花卉,品种要多一些,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要有相应的名贵花木,还要有艺术性,或圆球、或花环,都要考虑它的艺术效果。
  一进校园,两个狭长的方形花坛鲜花盛开,一年四季,不同品种的鲜花竞相吐露芬芳。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师生心旷神怡,整个校园给人一种高雅、明快、爽心的感觉。
  位于食堂和“雅行楼”拐角处,有一处“雅竹园”,其间,绿草翠竹相伴,绿叶红花相托,师生每每步行于此,不禁拂去躁念,心生静雅,不失为课间小憩、沉浮去躁的雅致之处。
  教学楼前花池中鲜花盛开,一棵棵种类不同的树种吸引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灌木、乔木鳞次栉比,鲜花、小草你唱罢来我登场。精心谋划的抹抹绿意,让校园更显优雅之美,达到了“育心”、“育身”、“育智”之功效……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融“文雅”于无形,传“雅真”之神
  
  在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地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应该成为传送“雅真”神韵,释放文雅气息的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应该让教室的墙壁说话。”有效地利用墙壁、走廊等这些潜在资源,充分挖掘它们的育人功效,着力打造特色楼层墙壁文化,一直以来是我校打造“雅真”校园环境的一个重心。
  我们结合乡土特点,确定了以“孝”为主题的“孝文化”楼层墙壁文化,“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盂宗哭竹”等孝亲敬老的感人故事以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分别挂在每层楼拐角处的宣传栏中,让学生浸染在“以孝行雅”的氛围中。
  我们在校园内精心设置了传统文化艺术墙、书香长廊、书法长廊等,围绕“雅真”这个核心,创设了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和教室文化。对教学楼主干道的名人字画进行装裱,把国学经典大道、名人名言、至理名言作为文化景观镌刻在文化艺术墙上。将一个承载厚重历史、展现时代发展的精品校园展现出来,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活泼生动的经典教材。
  学校将主教学楼命名为“雅行楼”,每个楼道的拐角处都挂上了“雅真”标语,我们还把“雅真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稚真教育公约”,形象地美化和展示在学校的楼、室、馆、场、园,让全校师生可感可触,陶冶其中。步行于“雅行”楼中,迈步于干净的教室里,穿梭在明朗的走廊间,你不禁会被这弥漫着儒雅气息的文字和图片所包围,那徐徐如生的图画、意味深长的寄语、苍劲有力的书法会带你到走人心灵、品味人生的雅境。
  学校将校园里的花草分划给各班,由各班学生命名,制作雅致的标识,使整个校园处处渗透儒雅之气。“让墙壁说话,让花草生情,让资源增值”,突出“处处皆育人”的境界,努力追寻“诗情画意任欣赏,特色文化漫熏陶”的校园文化环境。
  目前,我校的校园面积较小是既定事实,如何在较小的面积上,高质量的打造“雅真”校园,一直是我校的努力方向。
  首先,我们要突破目前的面积瓶颈,对校园的整体布局与规划进行再优化。
  其次,我们还要更深入挖掘学校现有硬件资源,充分展示“雅真”文化内涵。
  总之,打造“雅真”校园,构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小学校园,必须从大环境到小细节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做到美化、雅化、现代化、教育化,体现雅真的魅力。既要着眼于近期适用,又要考虑到长远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又要有利教学;既要整齐美观,又要大方实用。建立“雅真”的校园,必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将会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整个校园散发着典雅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在雅真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其他文献
(接上期)  三、学习与收获  3.美国基础教育的显著特点  (1)无缝对接的成才渠道  美国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都是无缝对接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内部,各学段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认定的。在美国,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既鼓励高能学生超前学习,也十分关注学困生群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综合评价。初中段的高能学生在完成七、八年级的学业后,可以跳到高中学习。高中段的学生如有未过关学科,也可回到
一是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自评自改细则。  第一,根据内容项中“凡在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内均视为‘符合题意’;紧紧围绕中心主题构思作文视为‘中心突出’;材料丰富,充分表现主题,视为‘内容充实’;凡是思想积极向上,可视为‘思想健康’;行文合情入理,视为‘感情真挚’”的赋分原则要求学生的作文中心明确,立意深刻、新颖;内容要具体、生动;文章选材要恰当,且是自己感受深刻的事例,能够做到因事、因物而感,
一、日本学校开展学力调查的背景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尤其是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通过,为日本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官员、企业的领导等几乎都是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很多大公司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都以其毕业的大学是否为名牌大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孩子能否进入名牌大学学习成为家长非常关心的大事。许多有钱人将孩子送到教学严谨
在中国的古籍修复中有一种特殊的装帧形式——金镶玉装,俗称“金镶玉”。“金镶玉”是修复者在对古籍进行修复时根据古籍保存现状和破损情况而采取的一种装帧形式。从技术层面上讲,它涵盖了古籍修复中大部分的技术环节,对古籍修复者的技术有较高要求,只有娴熟地掌握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才能修复完成。  在古籍修复中,由于原书纸旧泛黄,加之珍贵,喻之为“金”;套装的镶纸崭新洁白,喻之为“玉”。故此,这一技法得此雅称“金
心理学该如何发展?发展方向在哪儿?这是每个心理学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刊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制者俞国良教授。他认为,心理学要有发展前途,关键是要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心理学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多大的发展规模,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它,取决于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多少服务,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多少服务。换句话说,社会需要是心理学发展的原动力,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能够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没有风。”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我们在开展“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中,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条途径来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一方面,立足于课内,以课内阅读为依托,拓展课外阅读;另一方面,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对于课内指导课,我们在前一阶段的实验中主要
这是一本书,却被《时代》杂志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书名叫《The Drinkable Book(喝水的书)》,能过滤掉污水中99%的细菌。  作者叫Theresa Dankovich,她的灵感源于8年前的一次非洲旅行。“那里的自然风光让我感到震撼,但那里的孩子们喝水的情形却让我震惊,水塘、泥坑都是他们喝水的地方。”在康奈尔大学学人类生态学的Theresa决定开始对水进行研究,希望能改
一、儿童阅读困难分析    学校开展《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课题活动以来,我们承接了“小学生阅读困难”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实践。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阅读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一些多媒体比起来,文字的阅读显得索然无味;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动力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要求,阅读只是走马观花;学生大多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学校的原因。很多教师
激励学生听课、学习和工作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有的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有令人兴奋的内在的驱动力,但在现实课堂中,你经常会发现,你还需要一点点外在的东西来激励活宝 。这时,你得考虑一个奖励制度。  奖励制度的实施可能会非常棘手,但是,得需要慎重考虑,你不想要一个惩罚制度,你需要的是一个平衡系统的目标导向,即允许犯错误,但要让学生知其错在什么地方。  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如何才能增加或者保持良好的行为?
[摘 要] 体验—探究—拓展,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这个结构有着严谨的逻辑规律,可以简要概括为先归纳后演绎,这个结构符合教材的逻辑呈现方式,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也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逻辑思路。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逻辑;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03-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