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方式,从各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法一、教学方式低起点,多层次化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方向。在课堂上,面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要力求做到低起点,多层次化,即细化为记忆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要体现层次性,问题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够完成好一定层次的问题。
首先,根据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起点。其次,分析教学内容及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按照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教学层次,包括教师讲课的层次和学生活动的层次以及问题的设问层次。第三,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过高层次要作一定的调整,使其与大多数学生相适应,高层次问题课堂没时间解决可留给基础好的学生课后讨论研究,让基础好的学生“吃饱”。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学领域,不仅极大地帮助了教师备课,而且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巨大的帮助。如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点难。这时,教师可不必忙着解释概念,先将学生分成4组,让不同的组完成不同的任务:查找有关井冈山革命、红军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等的历史资料、图片,查找“两弹一星”团队为中国所做贡献、大庆人开发大庆油田的历史资料及图片,查找1998年的抗洪抢险资料和图片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资料和图片,查找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资料和图片。
老师设问:请从你们查找的文字、图片或音响资料中概括出一些能表示精神的词?学生可能会指出一些“爱国”“团结”“热爱和平”“勤劳” “自强不息”“勇敢”等词语。教师引导:这些词综合起来再加上“精神”二字,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思考,找答案(配合教材的综合探究),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以外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以上过程说明,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既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分低能”是许多学生较为普遍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要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教材的修订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下面,以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制度”为例,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首先,在班上指定三个对竞选“村主任”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准备好竞选演讲稿,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选举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等额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演讲,投票,公开唱票,统计结果。结果显示,33人赞成,8人反对,10人弃权(班上总人数为51人)。教师请10个投弃票的学生说明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不是自己最想选的人;都已经内定了,还选什么;选了没什么意义;选与不选跟我没有关系。
教师总结:这种选举方式叫做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候选人只有获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才能当选。
第二阶段,差额选举。结果显示,第一位候选人得了28票,第二位候选人10票,第三位候选人11票,无弃权票。
教师总结:这种选举方式叫做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这两种不同的选举方式对选民来讲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
学生:等额选举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差额选举则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教师:很好,等额选举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假如你是乡镇的领导,面对所辖自然村的等额选举制度,你会怎么办?
学生:改革,改成差额选举。
教师:很好,事实上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正在改革的进程中。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责任编辑 一 觉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法一、教学方式低起点,多层次化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方向。在课堂上,面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要力求做到低起点,多层次化,即细化为记忆目标、理解目标、运用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要体现层次性,问题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够完成好一定层次的问题。
首先,根据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起点。其次,分析教学内容及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层次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按照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教学层次,包括教师讲课的层次和学生活动的层次以及问题的设问层次。第三,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过高层次要作一定的调整,使其与大多数学生相适应,高层次问题课堂没时间解决可留给基础好的学生课后讨论研究,让基础好的学生“吃饱”。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学领域,不仅极大地帮助了教师备课,而且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巨大的帮助。如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有点难。这时,教师可不必忙着解释概念,先将学生分成4组,让不同的组完成不同的任务:查找有关井冈山革命、红军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等的历史资料、图片,查找“两弹一星”团队为中国所做贡献、大庆人开发大庆油田的历史资料及图片,查找1998年的抗洪抢险资料和图片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资料和图片,查找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资料和图片。
老师设问:请从你们查找的文字、图片或音响资料中概括出一些能表示精神的词?学生可能会指出一些“爱国”“团结”“热爱和平”“勤劳” “自强不息”“勇敢”等词语。教师引导:这些词综合起来再加上“精神”二字,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思考,找答案(配合教材的综合探究),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以外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以上过程说明,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既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分低能”是许多学生较为普遍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要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教材的修订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下面,以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制度”为例,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首先,在班上指定三个对竞选“村主任”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准备好竞选演讲稿,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选举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等额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演讲,投票,公开唱票,统计结果。结果显示,33人赞成,8人反对,10人弃权(班上总人数为51人)。教师请10个投弃票的学生说明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不是自己最想选的人;都已经内定了,还选什么;选了没什么意义;选与不选跟我没有关系。
教师总结:这种选举方式叫做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候选人只有获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才能当选。
第二阶段,差额选举。结果显示,第一位候选人得了28票,第二位候选人10票,第三位候选人11票,无弃权票。
教师总结:这种选举方式叫做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这两种不同的选举方式对选民来讲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
学生:等额选举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差额选举则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教师:很好,等额选举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假如你是乡镇的领导,面对所辖自然村的等额选举制度,你会怎么办?
学生:改革,改成差额选举。
教师:很好,事实上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正在改革的进程中。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责任编辑 一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