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也是育人的重要基地,自然公寓也就成了学校进行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探究了高校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如在公寓中开展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入住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寝室文化建设
学生公寓是高等院校的“细胞”,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文明素养、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肥沃土壤,更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在这第二个“家”中,学生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国各高校多年来深入推进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的制度,而且很多高校都把“需入住学生公寓”这一要求写进招聘条件中,我校更是出台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学生公寓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辅导员入住公寓这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辅导员开展学生公寓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在寝室的日常行为教育,维护好寝室安全、卫生、文明的秩序,排查寝室安全隐患,并且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把学生公寓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文明寝室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谈谈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工作。
一、 文明寝室创建
文明寝室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高职院校文明寝室的创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 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不断上升。而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2. 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轻视文明寝室的创建,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00”后,据调查表明90%以上的是独生子女,家人比较宠爱,在家中很少做家务,造成了他们缺乏劳动意识,在寝室中很少自觉清理寝室,能够做到干净卫生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主动去创建文明寝室了。
3. 寝室管理松懈,纪律观念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校三年,在大一这一年,作为新生,大家都是很乖的,规章制度都能够去遵守,到了大二大三,有部分学生就成了老油条,被子开始不叠了,违规电器开始用起来了,电线也开始乱拉了。这些给文明寝室创建的工作增大了难度。
而作为辅导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开展学生行为文明养成教育,辅导员不管在教学中还是在寝室里,首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明寝室创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定期去到学生寝室中,在寝室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2. 建立高素质的寝室长队伍,选拔一批优秀的寝室长,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完善考核制度。
3. 帮助完善寝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出台文明寝室公约。文明寝室的创建必须要有规章制度作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文明寝室创建的基础。鼓励学生对文明寝室公约提出建议,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文明寝室的创建中。
二、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做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情绪,随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适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辅导员经常地深入学生公寓,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流、谈心,往往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比课堂上的直白说教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心理健康教育
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变化就会有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表现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当前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暴露了高校心理教育的缺口,频繁的自杀事件更显示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是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举措之一。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年龄与当前学生相差不大,并且脱去大学生的身份也没多久,对学生的一些情况是了如指掌的。学生面对同龄的辅导员,更容易敞开心扉,反映真实情况,辅导员在入住寝室走访寝室的过程中能够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切实掌握学生生活中的思想心理动态,及时和学工部门反映有关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措施:
1. 辅导员自身应加强心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包含多方面的,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辅导员必须针对性开展学习,有空的时候就多看看心理方面的书。
2. 积极参加学校或教育单位举报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辅导员可通过观看网络视频和课件,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课程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典型心理健康问题展开。
3. 定期走进学生寝室内,与学生谈谈心。辅导员入住公寓,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条件,让辅导员和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与对方交流。学生有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辅导员进行咨询,并得以解决。在辅导员不在公寓值班的日子,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无缝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减少了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总之,辅导员开展学生公寓工作,更好地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公寓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维护学生公寓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形成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春红,欧阳洪萍.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创建途径探索[J].才智,2017(19):160.
[2]賈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实践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9):98-99.
[3]张倩.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是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迫切需求[J].文教资料,2007(22):44-45.
作者简介:
金航军,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工商职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入住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寝室文化建设
学生公寓是高等院校的“细胞”,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文明素养、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肥沃土壤,更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在这第二个“家”中,学生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国各高校多年来深入推进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的制度,而且很多高校都把“需入住学生公寓”这一要求写进招聘条件中,我校更是出台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学生公寓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辅导员入住公寓这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辅导员开展学生公寓工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在寝室的日常行为教育,维护好寝室安全、卫生、文明的秩序,排查寝室安全隐患,并且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把学生公寓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文明寝室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谈谈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工作。
一、 文明寝室创建
文明寝室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高职院校文明寝室的创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 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不断上升。而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2. 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轻视文明寝室的创建,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00”后,据调查表明90%以上的是独生子女,家人比较宠爱,在家中很少做家务,造成了他们缺乏劳动意识,在寝室中很少自觉清理寝室,能够做到干净卫生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主动去创建文明寝室了。
3. 寝室管理松懈,纪律观念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校三年,在大一这一年,作为新生,大家都是很乖的,规章制度都能够去遵守,到了大二大三,有部分学生就成了老油条,被子开始不叠了,违规电器开始用起来了,电线也开始乱拉了。这些给文明寝室创建的工作增大了难度。
而作为辅导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开展学生行为文明养成教育,辅导员不管在教学中还是在寝室里,首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明寝室创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定期去到学生寝室中,在寝室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2. 建立高素质的寝室长队伍,选拔一批优秀的寝室长,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完善考核制度。
3. 帮助完善寝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出台文明寝室公约。文明寝室的创建必须要有规章制度作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文明寝室创建的基础。鼓励学生对文明寝室公约提出建议,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文明寝室的创建中。
二、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做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情绪,随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适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辅导员经常地深入学生公寓,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流、谈心,往往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比课堂上的直白说教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心理健康教育
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变化就会有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表现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当前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暴露了高校心理教育的缺口,频繁的自杀事件更显示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是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举措之一。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年龄与当前学生相差不大,并且脱去大学生的身份也没多久,对学生的一些情况是了如指掌的。学生面对同龄的辅导员,更容易敞开心扉,反映真实情况,辅导员在入住寝室走访寝室的过程中能够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切实掌握学生生活中的思想心理动态,及时和学工部门反映有关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措施:
1. 辅导员自身应加强心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包含多方面的,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辅导员必须针对性开展学习,有空的时候就多看看心理方面的书。
2. 积极参加学校或教育单位举报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辅导员可通过观看网络视频和课件,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课程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典型心理健康问题展开。
3. 定期走进学生寝室内,与学生谈谈心。辅导员入住公寓,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条件,让辅导员和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与对方交流。学生有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辅导员进行咨询,并得以解决。在辅导员不在公寓值班的日子,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无缝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减少了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总之,辅导员开展学生公寓工作,更好地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公寓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维护学生公寓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形成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春红,欧阳洪萍.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创建途径探索[J].才智,2017(19):160.
[2]賈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实践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9):98-99.
[3]张倩.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是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迫切需求[J].文教资料,2007(22):44-45.
作者简介:
金航军,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工商职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