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括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内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359-01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品质、职业作风、职业纪律及职业责任等规范,是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它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与加强。
1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作出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内容:
(1)敬业爱岗。会计工作业务性强,繁琐复杂,需要有敬业精神,更要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能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所从事的工作需要。
(2)熟悉法规。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制定统一的会计法规,以便于会计人员依法从事会计工作,便于干部群众监督会计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3)依法办事。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需要运用统一的会计法规作保证,才能按统一规定提供会计信息,才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以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必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需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从实际出发,做到公平公正,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不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5)搞好服务。会计的职能包括服务职能。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上,只有会计人员为单位管理者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提出改进意见,管理者才能作出正确决策,才能改进各项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必需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献计献策。
(6)保守秘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守商业秘密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按会计法、审计法等法律规定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转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2新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利益驱动下极易导致个人经济犯罪。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很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严守职业道德,但也有部分拜金主义者,在个人经济利益与道德观发生碰撞时,最终铤而走险,成为社会的败类。这是个人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所致。
(2)会计人员协助单位领导贪污腐败、败坏党风政风。长期以来,我国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力度不够,有些只是流于形式。部分会计人员认为只要领导已经签字就得照办,丧失了本身应有的责任感,使会计内部监督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与领导同流合污,弄虚作假,为人谋取私利,使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蒙受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长此以往,必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破坏我国目前安定团结的局面。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要想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除了依靠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外,更要以法制力量来约束;并研究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之成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
(2)倡导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我国提倡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同时,会计人员应该接受终身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应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和年审制度,并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情况和会计诚信情况作为年检的主要内容。
(3)突出会计负责人的责任。会计负责人在享有财务审批权的同时,也享有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要以新《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突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这样可以防止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逼会计人员造假”现象的发生,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减少或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发布,保护投资者利益。
(4)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体系。设置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并通过不同方法使每个从业人员都理解和遵守内部道德守则,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岗位轮换制,可以防止贪污腐败行为。既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内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359-01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品质、职业作风、职业纪律及职业责任等规范,是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它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与加强。
1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作出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内容:
(1)敬业爱岗。会计工作业务性强,繁琐复杂,需要有敬业精神,更要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能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所从事的工作需要。
(2)熟悉法规。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制定统一的会计法规,以便于会计人员依法从事会计工作,便于干部群众监督会计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3)依法办事。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需要运用统一的会计法规作保证,才能按统一规定提供会计信息,才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以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必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需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从实际出发,做到公平公正,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不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5)搞好服务。会计的职能包括服务职能。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上,只有会计人员为单位管理者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提出改进意见,管理者才能作出正确决策,才能改进各项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必需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献计献策。
(6)保守秘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守商业秘密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按会计法、审计法等法律规定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转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2新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利益驱动下极易导致个人经济犯罪。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很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严守职业道德,但也有部分拜金主义者,在个人经济利益与道德观发生碰撞时,最终铤而走险,成为社会的败类。这是个人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所致。
(2)会计人员协助单位领导贪污腐败、败坏党风政风。长期以来,我国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力度不够,有些只是流于形式。部分会计人员认为只要领导已经签字就得照办,丧失了本身应有的责任感,使会计内部监督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与领导同流合污,弄虚作假,为人谋取私利,使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蒙受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长此以往,必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破坏我国目前安定团结的局面。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要想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除了依靠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外,更要以法制力量来约束;并研究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之成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为。
(2)倡导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我国提倡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同时,会计人员应该接受终身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应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和年审制度,并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情况和会计诚信情况作为年检的主要内容。
(3)突出会计负责人的责任。会计负责人在享有财务审批权的同时,也享有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要以新《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突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这样可以防止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逼会计人员造假”现象的发生,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减少或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发布,保护投资者利益。
(4)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体系。设置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并通过不同方法使每个从业人员都理解和遵守内部道德守则,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岗位轮换制,可以防止贪污腐败行为。既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