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应付到热情探索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早春二月,黄莺在天上欢乐地歌唱着,在一次户外游戏时间,几位小女生蹲在操场大榕树下的小木墩旁玩起了鸟妈妈筑巢的游戏。看到孩子们兴致盎然,中班老师们决定开展“鸟与鸟巢”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设计好了,为了形成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和共同学习的氛围,老师请幼儿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分成了以颜色命名的探索学习小分队,以便在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下,幼儿能从认识鸟和鸟巢到鸟的繁殖,都能自己在自然中探索。但实际实行起来,我们发现了许多困难。
  片段一:8份潦草的任务单
  第一次探索活动由家委会自行组织,活动内容是以队为单位去梅林公园完成“找鸟巢”的任务,任务需要家长带领孩子一起探索,并做好记录表。老师希望借着这个任务让新组队的孩子和家长们能相互熟悉起来,并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探索“任务单”。但活动结束后,任务单完成的情况不太理想,新型探索的方式也没引起家长的重视。全班一共交上来8份任务单,从交来的任务单上看,新组成的学习小组没有发挥作用,家长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填:有的不加引导就让孩子在任务单上作画;有的任务单只有文字没有图片;有的只写上了名字……
  片段二:一无所获的探索活动
  第二次小组探索活动是和幼儿园的户外亲子活动一起安排的,活动的任务是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去梅林公园,先找到鸟窝,再观察有没有小鸟住在这个窝里,最后试着找出这只鸟。这次探索活动由行动能力较强的绿队率先出动。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的完成任务,在出发前,老师和家长查找了一些资料。但是绿队到了公园还是一无所获地回来了,看到这个结果,大家都感觉到了任务的难度,积极性也有所受挫,剩下的小分队基本就不出动了。
  面对这样的活动进展,老师们犯了愁,在幼儿园中老师们组织的阅读、艺术、手工、游戏等各项活动都围绕“鸟与鸟巢”的主题紧密展开,孩子们也十分投入,对小鸟的种类、小鸟筑巢、孵鸟宝宝等内容的兴趣日益高涨,家长方面的配合探索活动却停滞不前。家长参与热情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家长参与的延伸探索活动能更好地开展起来呢?老师们经过认真的反思,仔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从多方面进行了改进。
  首先,家长完成任务单效果不理想,一是时间紧张,部分家长没来得及完成;二是学习小组刚刚组建,很多家长还没有掌握填写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首先把回收任务单的时间延长,然后,把完成得较好的任务单发布到班级微信群里,并表扬了这些家长。这样不但激发了其他家长的积极性,也让他们了解了“做得好”的标准是什么。果然,家长们随后都陆续修改或补充了自己的任务单,最终有90%的家长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单的填写。
  其次,家长参与小组探索活动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对活动本身不了解,对活动如何有益于孩子成长也不了解。针对这一点,老师积极利用微信群,及时更新主题活动的发展动态。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和在活动中的快乐瞬间都被老师记录下来,及时发送到家长群里,让家长随时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平时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活动,为认识小鸟和鸟巢做了哪些准备。通过这种交流,家长对本次主题活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和愿望。
  第三,老师了解到家长对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除了对活动不太了解以外,还有别的原因,比如家长比较忙,工作日没有时间来参与活动等。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本身对鸟类的了解也比较少,手里有的都是从网上查来的理论知识,一旦迁移到现实中,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操作。例如组队出去寻找小鸟和鸟巢,家长们不了解本地有哪些常见鸟类,对鸟类的居住习性也摸不着头脑,所以才导致了无功而返。有了失败的经验,其他小组的家长参与兴趣就更低了。
  找到了这个关键原因,老师们认识到这样的探索活动必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顺利开展。多方联络后,园所找到了华侨城湿地公园的观鸟专业人士,请他们帮忙带领家长和小朋友学习如何一步步观鸟。为了方便家长参与,老师特意把活动时间定在了周末。由于湿地公园观鸟设备数量有限,活动只能有12个家庭参与,活动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家长的参与热情,名额很快就爆满了。专业老师在活动中为大家准备的相关知识非常全面,从介绍本地常见鸟类基本的生活、居住习性,到如何结合环境判断不同鸟类的栖息特点,再到如何使用望远镜、微调望远镜,辨别鸟所在方位等,让参与的小朋友们第一次对本地常见鸟类的生活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自找到了鸟巢,用望远镜观察到了不同种类的小鸟……这次活动让大家与小鸟来了个真正的亲密接触,学习了观察鸟、分辨鸟类品种、寻找鸟巢的方法。家长们都说,原来觀鸟这么有趣,看起来差不多的小鸟,身上藏着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家长们也亲身体验到了探索活动对孩子综合能力发展的益处。活动结束后,孩子和家长都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对以后的探索活动更有信心了。后来,在湿地公园学过观鸟的家长和孩子们分散到了自己所属的学习小分队,带领队员一起在梅林观鸟,充分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并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单。
  有了这次湿地公园观鸟的活动,老师们发现家长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了起来,由过去总是被动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转变为很多家长主动关心主题活动的进展,积极为活动提供素材,还调动身边的资源,帮助幼儿园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香港观鸟活动行
  因为华侨湿地公园活动名额限制,好多家长没参与上,且公园因排期问题,近期都不能再为幼儿园提供观鸟活动了。于是家长们自发组织了十几人的小团队,去香港湿地公园,开展了一次观鸟活动。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自己整理资料,把很多的照片,还有与孩子一起做的观察日记(孩子绘画家长文字记录)都带到班级里来分享。这个任务老师并没有预设,从头到尾都是家长自发组织完成的。
  ◆主动热情的学习共同体
  随着家长参与度的不断提高,“鸟与鸟巢”主题活动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家园共育探究氛围:有的家长利用周末和孩子制作鸟巢作品带到班级里;有的家长支持孩子把家里养的鹦鹉带到班级里和大家分享,配合老师,引导感兴趣的孩子开展对鹦鹉进行观察、讨论、绘画、记录等活动;有的家长发现有鸟类摄影展,就组织小分队集体去观看;有家长在公司外发现红耳鹎在孵宝宝,但地点太远孩子们没法去现场观看,另一位家长马上提出可以用视频监控的形式让孩子们观看孵出鸟宝宝的过程,并主动提供了摄像头等工具;在幼儿园自己开展的孵鸟宝宝活动过程中,家长积极帮助维修孵鸟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后期的总结阶段,家长主动参与到班级儿童剧《去年的树》的排演中;帮助老师筹备鸟类摄影展,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梅林社区里还有好多鸟儿邻居……
  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对家长参与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们对家园共育和家长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家长的参与热情同样需要激发,老师们应该像理解幼儿一样地去理解家长,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真正感兴趣,只有激发了家长自身的探究热情,家长才能真正理解园所工作,主动参与其中,家园共育的工作才能开展得更好。
  现在,孩子们的“鸟与鸟巢”主题探究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在班级家长交流群中,仍然不断有家长将自己发现的小鸟拍摄成照片或视频片段,与大家分享、讨论……我们知道,老师组织的主题活动只是个开始,只要孩子和家长有探究的热情,探索和学习就不会结束。
其他文献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优能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研究”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该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围绕着建立地方政府——高校——幼儿园“三位一体”深度协同创新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完善“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个性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核心课程群与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国际化学术视野等目标,从地缘优势出发,在北京市西城
打击乐器是幼儿园常备、幼儿又非常喜欢的乐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打击乐器的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噪音的污染。  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1],幼兒园属于一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之间噪声水平应当在45~55分贝。而幼儿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往往不知道噪声对自己身体的损害,敲击的声响较大。而教师因为担心幼儿使用打击乐器发出的噪声,也会限制幼儿使用打击乐器。在调研中经过实地测试,3家幼儿园表演
【摘要】读书使人明智。几乎所有家长、教师都在告诉学生要多读书,而他们忽略掉了,学生用怎样的方式来阅读,阅读的效果有哪些……学生升入高年级,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正是阅读的大好时机。这时的阅读教学就可以从变换身份、变换载体、变换经历这几个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厚文化底蕴为目标来进行有效阅读。  关键词:阅读 体验 积累 运用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生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主要标准得看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再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能直面数学文本,在独立探索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完善思维、掌握方法,在练习与反思中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黄涛: 培训的第二天上午,大四班一位小女孩从我们进班的那一刻起,就主动拉着我们的手,开始介绍区域材料的各种玩法,耐心细致地介绍水珠贴花,还不断示范,手把手教我们。在美工区,剧本制作小组要完成王子和公主去野餐的剧本内容。有的画,有的剪贴,有的进行黏土制作,分工明确、合作协调。组长不断和组员们交代任务,检查成果,即使结果不太让她满意,也能相互理解尊重。比如,做道具的两个小女孩完不成制
一、因趣而起,让感悟留痕  有人认为,数学就是“枯燥乏味”“冰冷美丽”的代名词,究其原因,是因为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尚小,抽象思维能力欠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复杂的数学知识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精心设计、潜心挖掘,注重为学生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因为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源泉,能让现实生活写抽象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同时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关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一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阅读季期间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首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幸运的是,“北京阅读季”活动也走进了我们幼儿园,在活动氛围的影响下,我园的早期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班级里,阅读区成了热门区域,幼儿经常到这里来读书、讨论。班级的阅读环境、幼儿每天在阅读区的活动状态,老师都通过微信群向
【摘要】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写景文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语感积淀、情感熏陶的好素材。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感悟写景文丰富的情感,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紧扣关键词、中心句,让学生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在反馈质疑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情感。  【关键词】直奔重点 整体把握 反馈质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
1  郑波走在新东路上,路边的花儿草儿都向他笑。郑波笑不起来。郑波想哭,郑波也没有哭出来——想哭和哭,毕竟还隔着一段距离。  郑波还是哭了。郑波控制不住悲伤的情绪。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想控制,心里一酸,眼泪便哗哗地流了下来——哭和想哭的距离其实很短。  如果不看郑波的相貌,只看他的后影,还以为他是一个干巴瘦小的小老头儿,走路无精打采,歪歪跩跩。但是他的相貌却十分的白皙、秀气,眉宇间还透出几分英气和俊
互动式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在与专家、其他教师、情境、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观察、感受、发现、提高,从不同角度切实感受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而改善观念、转化行为的教研方式。互动式园本教研注重开放、互动、体验式的教研氛围,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启迪教师创意,改善教师观念与行为,从而促进师幼协同发展。它的核心在于鼓励教师主动思考、探究、反思和顿悟,让教师从被动专业化转向个体的主动专业化。  本文以我园一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