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巴迪克:方寸之间填满世间缤纷色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色棉布被绷紧躺在竹子架上,蜂蜡跳进了铜制容器内,底下的小火炉燃起的火焰,让蜂蜡与火热撞个满怀,装满蜡液的尖嘴小壶行云流水,浓淡两相宜,在布上画了个江湖,画好的棉布迫不及待跳进染缸里,经沸水的冲刷,或深或浅的几何图纹渐渐隐现,印尼巴迪克(Batik)就此诞生。
  在印尼,每至星期五,印尼人必会穿上色彩明艳的传统服饰——巴迪克,周五便是印尼的“巴迪克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着一方衣”,巴迪克之于印尼,等同于古时的丝绸之于中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呱呱坠地到溘然长逝,巴迪克贯穿着印尼人的一生。
  一尺方布,以蜡作画
  巴厘岛蜡染村,巴迪克布艺作坊内,铜制的圆形容器正燃起小火,融化的蜂蜡在咕噜咕噜冒起小泡,女工们舀起一勺蜡液装进一个尖嘴壶内,以尖嘴壶为笔,根据事先临摹好的图样,在架好的绷紧棉布上细细描摹和勾勒,流动的热蜡液顺着尖嘴壶的小口流出,待风干冷却后便可成型。以蜡为笔,在绵密的白布上描摹线条和图案,这是巴迪克蜡染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印尼,以蜡染制成的布匹或者服饰称为巴迪克(Batik)。Batik一词来自两个爪哇语词,由“Amba”(描绘)和“Titik”(点)两个单词再生而成,即一点点描绘图案的意思。
  “在印尼,巴迪克随处可见,是我们珍贵的国宝,村落里的妇女几乎都会蜡染,凭着手艺到巴迪克布艺作坊里工作来贴补家用。”米娅是巴厘岛上蜡染村巴迪克作坊的一名女工,她说,“对于印尼的女人而言,巴迪克蜡染技术和烹饪技术一样娴熟。”蜡染在印尼许多地区世代相传,每位母亲都会把蜡染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燃蜡画蜡、浸染剪裁,代代传承。
  巴迪克是印尼的国宝,成为每个印尼人隆重日子的服饰。然而,巴迪克原先是印尼皇室权贵的专属,平民没有资格身穿巴迪克。
  据学者研究,巴迪克蜡染来源于爪哇岛,最初被用于作画,扇葵叶以及爪哇传统房屋的木板都曾是蜡染的载体,大自然的飞禽走兽都曾是蜡染作画的样本。后来,这引起了皇室注意,皇室将蜡染运用到皇室服装当中,从一开始简单线条勾勒的图腾,衍生出彩云、寺庙、木偶等图案,巴迪克服饰在皇室之间流行起来。能给皇室制作巴迪克,是当时匠人的最高荣耀。随着巴迪克蜡染技术的改进和普及,巴迪克也由皇室流入千万家,成为印尼的国服。
  蜡染并非印尼独有,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都有着娴熟的蜡染工艺,但巴迪克布料上的图纹样式是印尼独有的。传统的巴迪克蜡染图案多来源于印尼先民对大自然的感知和敬畏以及一些古老的传说与信仰。巴迪克图案繁复多样,题材不一,承载着印尼千百年的灿烂文明和人文信仰,是印尼人穿在身上的鲜活历史。
  巴迪克上的卡文(Kawung)图案象征着高贵,印尼的皇室权贵才有资格穿。这种图案来自于18世纪的日惹,是苏丹王室的最爱。它的几何图案代表散尾葵树的果实,在印尼,这些水果被称为Kolang Kaling,是斋月期间常吃的美食之一。
  乌兰沙利马斯(Ulamsari Mas)图案有着幸福的寓意,源自于巴厘岛,以海洋的鱼虾作为蜡染的图纹。巴厘岛人以捕鱼为生,将海洋生物绘进画布之中,是巴厘岛人对海洋馈赠的感恩,乌兰沙利马斯便成为了幸福生活的象征。
  印尼人身穿巴迪克,也是有所讲究的,不同的图案有着不一样的象征意义。怀孕7个月的孕妇会身穿带有“babon angren”图案的巴迪克,新生儿则会被包裹在印有“sido asih”图案(意为“爱的传递”)的巴迪克蜡染襁褓中。“wahyu fumurun”和“parang garuda”图案则是皇室成员服装的御用图纹。
  方寸间的绚彩,皆来自大自然
  巴迪克仿佛囊括了世间所有绚丽的色彩,印尼人将大自然的颜色通过一支蜡笔淋漓尽致地铺洒在一寸方布之间,装进了日常的生活里。
  “巴迪克最美的色彩,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爪哇的丛林之中。”黛丽安娜是爪哇本土的巴迪克服装设计师,也是一名环保主义者,在人工合成颜料大行其道的今天,黛丽安娜是为数不多坚持最原始的蜡染技术、采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的巴迪克手工艺者。她说,“大自然的色彩是最为纯粹的,将自然的美妙装进巴迪克是我的责任。”
  黛丽安娜工作坊的院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染缸,明艳的红,浓郁的紫,深邃的蓝……执着于天然染料的她,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只身独闯丛林,寻找藏在大自然里的植物色彩,而靛蓝植物是她的最爱。靛蓝植物的叶子可提取出靛蓝色,这也是印尼巴迪克最为古老且最常用的染料之一,靛蓝色深且色泽艳丽,与合成的靛蓝相比,天然靛蓝色泽浓郁光亮,细看之下泛微微绿光。
  传统的巴迪克以靛蓝、深棕和白色居多,这三种颜色分别象征了印度教的三大神:毗湿奴、湿婆、梵天,因此,这代表着神族信仰的颜色,例如深褐色配浅褐色这样经典的色彩搭配,在过去只有皇族才有资格使用,而深棕色大多由印尼产的三种树的树皮调制而成,除此之外,深红色则取自海巴戟的叶子。
  对于像黛丽安娜这样深耕巴迪克的工匠而言,早已深谙颜色之间的融合变化,两两相加,或多色相加便能混合出新的天然染料,浓郁神秘的紫色调由蓝红相加而得,深邃黝黑的蓝黑色调则由蓝棕相调和而得,颜色或深或浅,极为考验巴迪克手工艺者对于原料用量的把握和颜色的感知。
  巴迪克蜡染一般分为蜡画和蜡染。传统的巴迪克多为蜡染,即以蜡防染的方法,这类蜡染方式较为原始,适用于颜色较为单一、批量生产的巴迪克服饰。待白布上蜡晾干后,浸入染缸中染色,一般須得泡上五六天,棉布“喝足”了染料再投入沸水中煮沸,煮沸的过程称为去蜡,高温使蜡融化而脱离布料,因蜡染而封住的图案呈现布匹的原色——白色,倘若想呈现多种色彩,则需重复上蜡、染色、去蜡等多重步骤。最传统的巴迪克蜡染布艺往往是双面显花,因此,一匹上好的巴迪克蜡染布须得花上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时间。
  蜡染过程中,一些布匹在染色中开出“冰纹”。作为防染剂的蜡在浸染之中自然龟裂,染液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之上,留下人工难以描画的天然花纹,似龟纹,又似冰花,是蜡染过程中可遇不可求的。
  蜡画,与蜡染有些不同,强调巴迪克服装的精致性和色彩的丰富性,更像是为一幅画着色,区别在于着色的对象不再是纸张,而是棉布,是颜色与图案的美妙碰撞,真正将世间的色彩填入这方寸之间。巴迪克的设计师们,手持蜡笔,描绘图案,飞禽走兽,惟妙惟肖,几何图形,奇思妙想。蜡液凝固后,无需投入染缸进行染色,只需设计师们凭着对色彩的感知和创造力,用一支能上色的画笔,为每一处空白方块涂上鲜艳的色彩。
  对于深居山林的黛丽安娜而言,丛林的一切都是她绘在巴迪克上的图案,大自然的色彩便是巴迪克的色彩。她说,巴迪克,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更是她在织物的画布上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其他文献
从9月底开始,英国的一些消费者已经在为圣诞晚餐做准备,因为他们担心供应链瓶颈致使某些食材变得“稀有”。  来自德国折扣连锁店奥乐齐超市(Aldi)的负责人透露,该超市现在每天卖出约1500只火鸡,是每年这个时候通常数量的4倍,此外,圣诞布丁的销售量也增长了45%。  其他零售商也报告称,消费者对其他圣诞必需品的需求激增,包括人造树和彩灯。在英国连锁超市维特罗斯(Waitrose),超过11万人预订
期刊
保加利亚地处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要道,东部濒临黑海,国土面积1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  早在1949年10月4日,保加利亚就与中国建交,是世界上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同时,保加利亚也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中东欧国家之一。建交70余年来,中保友谊得到继承和发扬。  高层往来频繁,中保经贸升温  近年来,中保两国在高层支持下全方面开展经贸
期刊
根据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改善了作为原材料出口国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前景。但报告将巴西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5.3%下调至5.2%,明年从1.9%下调至1.5%。  IMF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巴西通胀率将从2020年的4.5%上升至7.9%,明年将放缓至4%。今明两年,巴西失业率将保持在13%以上。  经济和疫情双重挑战,巴西复苏缓慢  作为拉美地区大国、金砖国家之一,
期刊
学生流动性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传统的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学生流动的主要形式为从自己国家赴他国学习。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学生不出国门便能接受跨国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向虚拟国际化的转型,学生物理层面的跨界流动也随之转向虚拟流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虚拟留学、虚拟实习等跨国学习与交流活动中。  大学虽归各国所有,却被视作最具国际化的机构之
期刊
山水相依,生命不息。红水河孕育了壮乡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又反哺了这些山水之民,塑造出壮乡子弟与自然相处之道。通过那一首首歌、那一道道鼓声,马山人看着他们的家园,亦是在关照他们的生命。红水河南岸,在马山人心中的山水与生命似乎早已有了方向。  山一程水一程,故园有此声  “盘古开天地,欢喜是唱歌。富人与穷伙,认定个快乐。”山峦起伏、万物有差,造物者似乎把人与他的一切用无形或有形的符号刻在了大地上,世界
期刊
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湖南江永女书,历来处于一个“边缘”的状态,隔绝了男性话语,游离于权力外围,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江永女书,是属于她们的书,属于她们不屈服于男尊女卑的旧秩序的无声呐喊。这样的精神到如今仍在那一笔一画、一言一句中传承着。  向我们走来的“她”  女书那秀丽的线条如丝般在一纸一扇上舒展开来,成为许多物件的装饰符号。但这些符号在外人看来,却显得十分神秘。直到武汉大学宗教学
期刊
说起独竹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赤水河上,那个一袭白衣、翩然起舞的贵州女孩杨柳。而在广西河池,也有着这样一支独竹漂队伍,那些龙江河上的体育少年,脚踩独竹,演绎着犹如武林世界里的“水上漂”独门绝技,也讲述着自己与这门国家级非遗的青春故事。  独竹从赤水河漂往龙江河  秋风乍起,河池龙江河畔随着枯水期的到来,怪石渐渐隐现,河池学院独竹漂队的队员们要在枯水期来临之前抓紧练习独竹竞速。平静的水面上,数十位队员
期刊
立秋一过,七月流火。再过了寒露,“秋老虎”终于渐渐蔫了。这时候的秋天才真真正正在中国南北大地立稳了脚跟。秋天是豐收的季节,那些独属这个季节的时令美食:甜甜的桂花糕,肥美的大闸蟹,还有那圆滚滚的柚子、裂开肚皮的糖炒板栗、可圆可扁的柿子……让秋天多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熨帖感。这大体是因为,填饱了肠胃,也慰藉了灵魂吧。  南方的柚子,浑身是宝  柚子并不适合在北方栽种,多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等地广
期刊
石塘,地处东海之滨,背靠大山,半个岛屿深入海洋,悬崖峭壁上的七彩渔村像极了童话世界里的城堡,掩映在深海和山林中的石屋,顺着山势蜿蜒盘旋,绵延不绝。中国陆域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曾在石塘升起,千百年的古老渔村,在山海之间,述说着新的故事。  小箬村:七彩的童话世界  小箬村,是浙江温岭市石塘镇的一个小渔村,位于石塘西南角,藏在峭壁与大海之间,半山半海,屋舍俨然,五彩缤纷的七彩楼房层层叠叠依山而建,错落有
期刊
一座城市的味道,尽在时光里。在闽南古镇信步闲游,处处邂逅明清遗风,青石铺就的小街,红砖红瓦的大厝,不厌其烦的工夫茶,耳边不时萦绕着缠绵悱恻的闽南歌和咿咿呀呀的歌仔戏,都在诉说着渐渐斑驳的往事。  逛得累了,饿了,要找家食肆填饱肚子,怎么能少得了当地美食呢?不懂不要紧,叫来服务员,绕口令般报出菜单:面线糊、沙茶面、润饼菜、海蛎煎、姜母鸭、花生汤、土笋冻……  初遇土笋冻  闽台两地饮食起居几无差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