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学科阅读视角下的学校图书馆课程化建设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时期全民阅读工程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对阅读重要性的广泛认同,中小学校园阅读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获得了丰富与发展.在近几年的实地观摩和调研中,笔者发现“全学科阅读”概念已悄然进入校园阅读体系,不少学校开始倡导并积极探索全学科阅读的方式和路径.与此同时,图书馆作为承担着阅读推广使命的天然主阵地,在全民阅读工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彰显和发挥.2018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中小学图书馆的职能和任务有了更加清晰和精细化的界定.图书馆不仅是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还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1].这就要求我们基于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转换观念,将图书馆有效融合于学校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图书馆这一“阅读”的重要空间和场域,成为促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重要资源.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引入“全学科阅读”的视角,借由对这一理念的解析,尝试为中小学图书馆课程化建设寻找到新的融合点与生长点.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深度学习,能够有效地避免知识浅层化、表面化,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才能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形成
本文以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在校生和已毕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公费师范生保障机制开展实证调研并就健全公费师范生保障机制提出建议.建议通过加强公费师范生特色思想政治教
中小学生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建设,阅读素养的外延应该更深和更广。全科阅读素养是一种基于学科又高于学科甚至跨越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达成的有效途径。山东省淄博市通过厘清全科阅读内涵,构建全科阅读组织管理体系、全科阅读课程体系、阅读素养监测体系、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培训体系四大体系,将全科阅读的理念深入到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心中,丰富并拓展了阅读的内涵,培养了学生
期刊
阅读,是人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方式,也是一个人诸多发展能力中的基础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演进,阅读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