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d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实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小学生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与小学生身处的语言环境和所处的心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他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下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小学生口语表达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他们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让每个小学生的口语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构建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首先,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信任、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且更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把“角色”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教师要多与学生聊天、讨论,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法、说话方式、个性特长,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轻松的交际环境。如,平时可以与学生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动画片、故事等,让学生产生想说的欲望,还可以通过续编故事等,让学生口语表达有“源”而发,这样更能让学生敢于创造。
  其次,善于运用激励教育。激励教育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正反映了一条不容忽视的社会哲理,即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我们要善于运用激励教育,向学生源源不断的输送正能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常保愉悦情感和健康心态,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教学中要善于用表扬和肯定。总之,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能力。
  二、指导学生技巧,让学生“会”说
  学生敢说,想说还不行,还要学生会说,这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让学生会说。
  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可以说模仿成就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是由于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所以教师语言表达得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说。因此,要想让学生说得好,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上课的时候要做到口齿清楚,用词准确、表达条理清晰,语言规范精炼,与此同时还要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
  其次,做好课文的引领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我们要能够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能言善辩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旁征博引,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说的天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这里明确的点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形式将更加活泼有趣,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寓表达训练于无形中。
  如“诗意早点”,课前五分钟活动。课前五分钟是语文教师给学生“说”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说。每天“五分钟”可以按照一定顺序安排两个学生上台配乐朗诵诗歌、散文,台下的学生从眼神、语言、表情、仪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即时点评。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所选取的配乐不是随便找段音乐就边放边读,而是让学生在感悟文章意境和所表达的情感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进行配乐,看谁配的音乐和诗文的内容、背景、感情、意境最吻合。
  小学生喜欢音乐,但是诗文的意境却不是他们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受到美的熏陶,更能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在朗诵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四、多样评价,调动表达热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所以,在口语教学中也是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希望获得教师鼓励性的评价,有时候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鼓励性的动作都会让学生兴奋半天。所以,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模式,要让学生愿意表达。
  例如:在一次“讲故事”的活动中,有位学生将《喜洋洋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的故事讲串联了,该学生一开始将喜洋洋如何聪明,到最后讲成了熊大智斗光头强了,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如果此时,我不做声也只是笑该生这个好笑的故事,估计下次该生就不会愿意再开口说了,所以,考虑到这点,在笑过之后,我问同学们:某某同学的故事好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笑。确实好笑,但该生将两个故事结合在一起的创意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呀,好多学生不明白,明明他讲串了,为什么还值得学习呀。看着满脸疑惑的学生们,我告诉学生,该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该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故事,不是吗?学生们同意地点点头。
  总之,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張忠臣.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
  [2]孟祥郓.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9)
  [3]肖水兰.略谈小学语文课堂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3(1)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日间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因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逐步上升,很多高职院校也开设了日语课程。语言类的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
混凝土防渗墙结构被大范围的使用在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这种防渗方式不仅能够对水电工程松散且透水的地基进行有效的防渗处理,还能保证其工程防渗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是保证地
摘 要: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学生的兴趣、意志、方法、教师等因素,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转化学困生,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要优化课堂教学;要在知识方面寻根求源,使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要改变评价机制;为整个初中学困生的转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碰到许多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困
有时候觉得,味道就是一个回忆的符号。一颗糖果对于一个孩童来说,就是一个世界。长大之后我不再喜欢吃甜的东西,特别是又甜又腻的糖果。也许偶然吃了朋友塞过来的大白兔糖,孩童时期的我为了几颗糖果和伙伴吵嘴的画面便浮现在脑海,大白兔糖的味道就那样轻而易举地把我拉回童年。  以前在老家,每年暑假都会去深圳店里帮忙,有一次,中午忙完了,我让我妈给我煮了汤河粉,当我妈喊我拿自己的碗装的时候,我说,我要客人们用的大
相对目前的政治教学而言,课件繁华,大容量,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扫描般地观看,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探索空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教学结构散乱,各环节教学的重点不清晰,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因此,学会有选择地放弃,努力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以简约求丰富,形成省时省力省资源的简约化课堂教学风格,应该是政治教师的不懈追求。为此,本人以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感召下,现在的语文教学都比较注重对语句的积累,但是学生在运用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混淆了积累和運用是两个概念。他们认为,引导积累是老师的事情,怎样运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运用是要根据当时情况而定的,所以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运用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积累与运用  素质教育走入课堂以来,小学语文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