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可以激发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和激发,这样,学生才会想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兴趣
  初中的数学学习相当于一个过渡阶段。在这期间,数学教学既要弥补学生在小学里尚未完全掌握的,同时更要为他们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确,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就等同于夯实基础和进行一二层的建筑工作一样。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数学的学习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数学枯燥无味、不生动,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都没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效的。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 才能达到获取知识 , 培养思维能力 , 发展智力的目标。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改变学习数学枯燥无味的现象,促进学生迸发出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动力。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存在于数学的知识之中,但不一定在初中数学的教材中自然呈现,它需要数学老师的充分挖掘,合理,巧妙地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不懈地努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数学美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数学是严谨的科学,也是完美的艺术,可以让学生从呆板的数学中走出来,按照美的规律去选择,去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欣赏数学的真善美,感受生活中得数
  学美,从数学中体验到无尽的美。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的本质美,用美的数学语言,美的板书,美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灵感和数学审美能力,使学生在一种美的数学享受中学习,
  发现美和感兴趣总是分不开的一对伙伴。圆,线段,轴对称图形等,几何中的许多图形具有对称美,平方差公式等具有着数学的简洁美,数学是和谐的美,当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美,就不可能再感到枯燥无味了,他一定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创设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数学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1.教师要和学生多接触、多沟通,交流思想,及时了解每个人的思想状况,用自己的真心获得他们的信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理,激励他们不断向上,勇于拼搏。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每一位同学取得的一点成功和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尤其是数学后进生的学习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在学习上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这种学生,只要有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即使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能动辄训斥、挖苦讽刺,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其循循善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他们爱上数学这门功课。
  2.为了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优生受到教师表扬鼓励的多,参与训练的机会多,课外受辅导的机会多,而差生受训斥的多,参与课堂训练和辅导的机会却很少。这种人格上的不平等,挫伤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有爱心,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因为有爱,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创设悬念激发求知欲望
  求知欲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面临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缺乏相应知识的感觉,从而更加希望探究新知识,得到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的一种认知心理趋向。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欲求,能使学生产生坚定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上课前给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探究。 如讲解“完全平方公式”时,笔者是这样引入的:“任意给出一个个位上的数为 5 的两位数, 我就能迅速得出它的平方。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多次试验都无法难倒老师,因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想探个究竟。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把探索的结果推广到任意数的平方,再把结果拓展到两数和的平方,两数差的平方,从而得到完全平方公式的一般表达式。 像这样,根据所教内容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 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在教学时,教师最好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
  四、教会学生“想”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会“算”,更重要的要学会“想”。会“算”能提高人的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会“想”更能提高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走向社会,需要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的是创新的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多的应教会学生“想”,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练习,学生知道有时从问题的结论出发,由果索因,刨根究源,逆向思维,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多,就学生而言,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想”,对于任何数学问题,都能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延伸;有利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如何通过最有效的方法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卓有成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较为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变为学生的乐园,让兴趣成为他们的老师,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会。
  参考文献:
  [1]余宏昌.如何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教育科学,2011(10).
  [2]景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现代阅读,2011(12).
  [3]韦圣发.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与写杂志,2011(9).
其他文献
复习课难上,总复习课更难上。要复习的内容实在太多,六年的知识要在短短一个月里“集训”,必须注重复习的模式。  复习课一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二要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三要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扫除学习上的障碍,从而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建立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我认为复习课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学生学力(学习习
期刊
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新的“信息化文盲”,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因此,信息技术课担负着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任务。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一、游戏入门,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
期刊
目的:   对本课题组前期构建好的H.pylori重组疫苗菌株进行验证、诱导、表达。通过口服灌胃免疫接种BALB/c小鼠,连续免疫一个月后,用H.pylori国际标准株11637进行攻击,检测小
【摘 要】:英语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规律,写永远被排在最后,于是忽视英语写作的现象出现了,高中生应多加强英语写作,利用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这样久而久之,必定会由英语写作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必定会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成绩,行成良性循环,有利于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写作 负面影响 原因分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研究提高,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坚持正面灌输原则、注重语言幽默,兼顾水平高低,注重师表作用,不懈地追求教学魅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 教学质量  目前,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摘要】传授学习策略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渠道,本文从组织策略、注意策略、编码策略、练习策略、监控策略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 学习策略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吃饭如此,学习化学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化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以教育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外语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重视对听力的考查,要降低对语法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由单纯掌握知识转向培养创新能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实行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借助词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微笑去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并注意学法设计和施以技巧指导,使学生在师生共建的、极富情趣的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协调发展,在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师生一起品味成功的喜悦和教学的乐趣!  【关键词】试论 小学 数学 教学 愉快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