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义务教育后,所有小学毕业生都五条件地升人初中学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数学尤为突出,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就会出现大量学生流失的后果,后进生主要表现为:基础差,反应迟钝,作业抄袭,方法不当,没有积极性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对其转化是问题的关键,本人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第一。意志薄弱,自觉性差,学习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关的,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课时减少,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学生在衔接过程中有的适应性强,而有的适应性差,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丧失信心,甚至厌学。
第二,缺乏自信,课上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没有步骤;缺乏动力,不肯动脑,不会请教别人,而是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第三,缺乏责任感,对作业、考试等应付了事,考试“临时发挥”,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
第四,自学能力、基础差,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第五,缺乏兴趣,缺乏兴趣的学生,上课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最终放弃。
第六,维方式方法不对,初二是数学两极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学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学生方法不当,总是死记硬背,并且这类学生总是以不懂装懂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更差。
(二)客观原因
第一,家庭,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子女的行为无法管理;有的只注重结果,根本就不知道过程,又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很差;有的望子成龙心切,一味施加压力;有的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有的又过于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教师,专业水平较差,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讽刺训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厌恶数学课;常把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学生对数学有敬畏感。
第三,社会,当前社会有一小部分人没读几天书,却靠关系或机遇挣到大钱,或靠不法手段成了“暴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觉得读书无用,甚至还有家长也这样教育孩子。
二、转化数学后进生的策略
(一)提高兴趣
第一,重情感教育,树立责任感,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在教育中献出爱心,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参与,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二,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能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关键是要每一位同学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在教学中应将内容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可以多讲优秀学生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教育富有感染性和可信性。
(二)化枯燥为有趣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这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形象有趣的问题,在实践中学到知识,“轴对称”定义很抽象、难懂,举例时,可问:你们看老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学生易懂,还可让学生动手亲自剪纸、操作。
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如讲相似时,可指外面大树说:“你们知道怎么测这棵树的高度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了今天的内容后就能办到,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应教会他们做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教会学生听课,(1)听课必须专心,不要人在心不在,(2)抓住重点做笔记,(3)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4)不要作不思考的回答。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后进生往往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
如何引导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以上是我个人在从教几年来的一点粗浅看法,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指导批评。
责任编辑 黎海英 金 铃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第一。意志薄弱,自觉性差,学习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关的,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课时减少,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学生在衔接过程中有的适应性强,而有的适应性差,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丧失信心,甚至厌学。
第二,缺乏自信,课上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没有步骤;缺乏动力,不肯动脑,不会请教别人,而是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第三,缺乏责任感,对作业、考试等应付了事,考试“临时发挥”,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
第四,自学能力、基础差,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第五,缺乏兴趣,缺乏兴趣的学生,上课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最终放弃。
第六,维方式方法不对,初二是数学两极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学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学生方法不当,总是死记硬背,并且这类学生总是以不懂装懂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更差。
(二)客观原因
第一,家庭,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子女的行为无法管理;有的只注重结果,根本就不知道过程,又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很差;有的望子成龙心切,一味施加压力;有的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有的又过于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教师,专业水平较差,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讽刺训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厌恶数学课;常把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学生对数学有敬畏感。
第三,社会,当前社会有一小部分人没读几天书,却靠关系或机遇挣到大钱,或靠不法手段成了“暴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觉得读书无用,甚至还有家长也这样教育孩子。
二、转化数学后进生的策略
(一)提高兴趣
第一,重情感教育,树立责任感,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在教育中献出爱心,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参与,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二,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要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能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关键是要每一位同学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在教学中应将内容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可以多讲优秀学生的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教育富有感染性和可信性。
(二)化枯燥为有趣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这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形象有趣的问题,在实践中学到知识,“轴对称”定义很抽象、难懂,举例时,可问:你们看老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学生易懂,还可让学生动手亲自剪纸、操作。
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如讲相似时,可指外面大树说:“你们知道怎么测这棵树的高度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了今天的内容后就能办到,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应教会他们做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教会学生听课,(1)听课必须专心,不要人在心不在,(2)抓住重点做笔记,(3)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4)不要作不思考的回答。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后进生往往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
如何引导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以上是我个人在从教几年来的一点粗浅看法,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指导批评。
责任编辑 黎海英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