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好半篇文,佳题会加分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写作中,题好半篇文,佳题会加分。这里“佳”表现为想法表述完整,内容有意蕴,语言富有文采,观点一目了然,给读者一定的美感或视觉冲击力。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题目不要含糊其辞,不要大而无当、空洞无物;不要拟成说教式题目,令人生厌……
  那么,如何拟出有亮点的标题呢?具体方法有:
  一、紧扣题旨式
  在整体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后拟题,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主要对象、主要事件、主要原因等进行考虑。如作文题“寻找适宜的环境”“细心呵护生命”“安然相对不惊飞”等,揣摩它们的共同特征,均是抓住蝴蝶被惊扰的主體事件来分析。作者只有在理清蝴蝶为什么迁徙、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拟出这类标题。
  二、开门见山式
  开门见山就是不绕弯子,直截了当,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你要阐述什么观点,表明什么立场,抒发什么感情,叙述什么事件。如作文题“热爱自然,留有尊重空间”,作者运用两个动宾短语,阐述了对自然的情感与态度。
  三、借用符号式
  从文章观点阐述和抒情叙事的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标点表情达意,常用符号有:“”?!=+()等。如作文题“拒绝‘平庸之恶’”,“平庸之恶”加上引号,既强调它是作者着重论述的对象,又引发人们思考“平庸之恶”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四、创设意境式
  选取材料或生活中震撼自己心灵的景物,并从颜色、声音、形态、情感等方面进行渲染,拟出色彩鲜明、情味浓厚、有视觉冲击力的标题,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如作文题“静静呵护一朵花开”,用生活中的花朵说美丽,化无形为有形,强调呵护美丽的重要性,让事理表达兼具诗意的美感,让读者易于接受。
  五、问句式
  运用反问句拟题,会激发读者思考。常用词有“难道”“岂”“何必”“为何”等。如作文题“何必惊扰美丽?”,在反问中引发读者思考对“美丽”的态度,进而明白如何对待“美丽”,语气强烈,态度鲜明。
  六、工整式
  运用整齐句式和简洁语言拟题,给人一种视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这里的整齐就是两个或三个整齐的短语,词性相同,结构相似,构成一种对称的结构美。如作文题“守之本,达之谐”,言简意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七、化用式
  化用诗句、成语、民谚、熟语、歌词等拟题,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风趣,富有丰厚意蕴。如作文题“安然相对不惊飞”“不深不浅种荷花”“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安然相对不惊飞”化用金人王寂《鹧鸪天》中“沙鸥相对不惊飞”。“不深不浅种荷花”则直接引用清代阮元《吴兴杂诗有感》中“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不仅展现了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展现出其驾驭语言的能力。“一‘石’激起千层浪”则是援引生活熟语,恰当生动。
  八、修辞式
  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夸张等修辞手法拟题,不仅让标题生动有趣,而且新颖、精练,情感鲜明,立场一目了然。如作文题“我心中的蝶”巧用材料意象,以蝴蝶来写父爱,化抽象为具象,真挚感人。
  标题是作文的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往往可以窥见文章灵魂,正所谓题眼即文眼。因此,拟一个好的题目往往是文章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以上常见的几种技巧,另一方面要在阅读中把好的题目摘录出来积累、学习、思考,在写作中不断实践。
其他文献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耳熟能详,“荆轲刺秦王”之事众皆赞颂,然而静思之后,笔者不得不为荆轲叹惋。  一个逞“匹夫之勇”的英雄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荆轲去刺秦,从勇气上来讲是可嘉的,而且历史上也常常是这么认为的。然而,笔者却觉得这样不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他去刺秦,只是想答谢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只是为了一个“义”字,但是,他对未来之事缺
期刊
项羽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在“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之时,“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给后人留下一段精彩而悲壮的传奇故事。项羽是个悲情英雄,他的悲剧结局都是由其性格使然。我们且从《鸿门宴》中分析其多方面的性格弱点:  一、他胸无城府,又有不忍之心  曹无伤背叛刘邦向他告密,使他获取了刘邦军事集团的绝密情报,这无异于为他的部队增添了千军万马。可他却在刘邦试探时,马上交出这个“叛徒”—
期刊
月考结束,班级整体考得较好,只有两位同学未答完试卷,且书写极差,成绩自然不理想。笔者和这两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沟通,第一位家长表示一定配合学校,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  “老师,您辛苦了!”第二位家长听完我的描述后不紧不慢地说,“我和孩子爸爸都主张‘快乐学习’,只要孩子身心健康,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越听越不是滋味,因为该家长把快乐理解成放纵。  时代日新月异,再提倡头悬梁锥刺股固然不合时宜,但也不
期刊
写作号称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制约语文考试的成败。因此,考生要想拿到比较理想的语文成绩,就不能忽视写作备考。怎样才能使写作备考科学有效呢?首先,考生要认真落实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写作”部分的具体要求;其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一、强化审题炼意  无论何种类型的作文题,都必然存在审题这一关。考生只有认真审视材料,揣摩命题意图,带着有形的“镣铐”去“跳舞”,才能写出合乎
期刊
虽说文无定法,但生动写人,突出性格,展示精神,还是有诀窍的;虽说文无定式,但精彩记事,塑造形象,深化主题,还是有规律的。如果考生能掌握诀窍,就能生动写人,成就高考佳作;如果考生能巧用规律,就能精彩记事,获得作文高分。要成就记叙佳作,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主旨上,神似独到  就新材料作文而言,要想成就记叙佳作,第一要诀是神似独到。因为是否神似,决定着成败;是否独到,关系着优劣。要追求神似
期刊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却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一、句式洗练,自然有致  全文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写成,酣畅淋漓,美不胜收;加以句式洗练,自然有致,足以发人深思。  1.写景  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
期刊
写记叙文时,手里常有精彩动人的材料,但写出的文章却杂乱无章。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一条合理、清晰的线索贯串全篇。解决办法的就是在写作前理出一条能贯串文章的主线,使文章思路清晰,不容易偏题跑题。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线索可以是实物,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情感的变化等。那么,如何才能安排好線索呢?  一、什么是线索  线索,指贯串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在写作中,用一条“线”把事件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让
期刊
二、那些“动物”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关于动物,有不少动人的传说,而这些传说又常与故乡联系在一起。如杜鹃啼血,让人想到了故国、故园;鸿雁传书,让人想到了家人、朋友;燕子双飞,让人想到爱情、家园……还有那叫声凄厉的寒蝉、啼猿,无不勾起我们或淡或浓的乡愁,勾起我们对家、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飞禽走兽乃至小小的飞虫,都蕴含着浓浓的情感,深深的寓意。  1.大雁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
期刊
人物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情感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那么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呢?  一、刻画外貌,以形传神  刻画外貌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处外貌描写:第一处,初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寥寥数笔突
期刊
英国单词里没有looking book,只有reading book,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看”是视线与文字止于表面的接触,缺乏声情及心灵的参与。我是一名语文教师,站在专业的角度来看,“听”“说”“读”“写”是语文训练的基本手段,而“读”又是语文素养基本功力的体现,所以,读书人的事,就是把书“读”好,读出韵律,读出感觉,读出情致,读出嘉趣。  古人非常讲究读书的态度,例如读书前先洗手净面,焚香更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