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课堂改革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流于形式的情景创设,毫无目标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简单低效的模糊评价,肤浅泛滥的算法多样化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便成为我们数学课题研究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理想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及所要探究的知识密切联系的情境,增强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激情,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必要引导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式去学习和交流,这些理念对比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无疑是有进步的,而且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的确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不强,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学生具备这这些能力之前,教师应该抓住合适的机会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强硬地打着开放教学的牌子,要求学生在没有任何引导、暗示的情况下进行自由探索。从学生不知所措中可以看出,学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在探索的方法上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探索必然是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在探索之前教师可以在方法上进行引导,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这样学生就有法可依,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教师在探索中可以引导,“如果有什么发现就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注意把方法和结果说清楚。”这样引导能促进学生边操作边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为后面的交流作好准备,确保交流的有效进行和深入。在探索之后,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言之有理、有据,提升数学思考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绝不是牵着学生鼻子子走,而是逐步由扶到放的培养和塑造的过程。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方法的获取具有更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对思想品德厌学的现象,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及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同时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也给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品教师也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目标教学方式主动权情境教学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意识淡薄甚至厌恶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因为思品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只有创设出文章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与氛围,唤醒学生益友的感知体验和美好的记忆,学生才会渐入佳境,体会到作者的胸臆。  1、以图画再现情境,引领学生创造心中最美的画卷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的语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它用形象作词,用情感谱曲,它看上去就是一幅多彩多姿、形象鲜明的画,读
【摘要】笔者结合学院实际教学经历和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策略三个大方面对本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口腔医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具有高中文化的基础上,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职业大学诞
目前学生中知识水平好差悬殊很大,我们认为,在具体掌握上,如内容的深广度,进度的快慢等等,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原有知识基础很差的一些学生,要不要打基础?要不要有一定的要求?对这个问题目前在教师中间有一些争议,有的教师认为“对这一部分学生,不要做太高的要求”;但我认为“对这一部分学生还应帮助他们打好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据了解这一部分学生有的根本不想读书,对学习感到害怕,缺乏信心。
【摘要】应用题改革在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上历来都是改革数学教材的重点内容,它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已不再是传统教材上的集中编排,而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部分内容结合了起来,实现了计算与应用的相结合,是在宏观指导下数学教育新理念的一次全方位改革。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过去应用题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如何设计应用题,进行有效的教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再加上学生作文数量多、容量大,给教师造成很重的批改压力。于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成了当务之急,而多边互动作文批改法恰恰解决了这问题。本人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对互动作文批改法深有体会,下面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易中天先生说过一句话:“要让历史这只硬邦邦的‘冻鸡’飞起来。”类似地,数学逻辑严密,理论抽象表现形式也比较枯燥。课堂教学时学生常觉得抽象难懂,硬邦邦的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但数学思考却是火热的生动活泼的。因此,借用易中天先生这句话,结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我提出:点燃和激起学生的火热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欣赏数学冰冷的美丽。让数学这只硬邦邦的“冻鸡”在课堂上飞起来!  其实任何一种数学思想和理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无效教学付出,成为英语教学的突破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希望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策略    眾所周知,英语教学成绩低迷是制约初中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费时多、收效低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学生各方面素质无法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进步
【摘要】我通过一节公开课提出一点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物理新课改反思    一、课程背景材料  2008年10月,我在我校听了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