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表达式的构式选择--兼与汉语对比

来源 :东北亚外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以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的语言编码(「太郎はガラスの先で掌を切ってしまった」)为例,探讨了日语典型及物构式「-が-をVt」的语义扩展机制及构式选好的认知动因,并通过日汉对比考察了日汉语构式选择的差异及语言表征背后识解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日语选择及物构式编码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是以认知主体作为参照点,通过在说话者和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之间建立心理通道,表达说话者本可以避免这一结果,却因为没有阻止或防止其发生而由此产生自责或后悔之意。是以基于同一认知域内部原因到结果的"转喻"认知
其他文献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为我们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当前信息条件下的基层党建还处于初级阶段,因
无论是服装教育还是服装企业都是服装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所不同的是服装教育的产品是服装专业人才,而服装企业的产品是服装商品。两者都存在“适销对路”的问题。当今的服装
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逐步开放,原来的独生子女家庭成了多子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二胎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目前幼儿园里很多幼儿都是家中的“老大”,该如何更好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