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化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才能够称得上是地理教学的成功。课堂教学不仅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一环,还是教学形式的中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智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地理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一些能够体现素质教育宗旨,推进学生成才的方法,现总结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将学生那些新颖的观点、建议集中起来,并以其来对学生的素质进行衡量。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全新的教育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的人才也要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为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我国的长足发展,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1.不依靠智力因素
  一些教育学家曾经对小学生的智力情况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学生的智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造成学生之间成绩差异的是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了从事这项活动的动机与驱动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安排。如果学生对教师有依赖心理,就要引导他们逐步克服。当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让他们抗挫折的能力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
  2.创新引导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具有聚合思维的,这是学生创新的捷径。但是聚合思维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它的主要能力是对已经具备的信息进行理解与应用,只能处理已经存在的信息,而对于那些未知的信息,它没有发散思维的处理能力,所以,聚合思维应该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片面地主导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给予学生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指导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去展开,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思维也能够从单纯的聚合思维中提升,逐步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个性,创新的意识与理念也不断滋生。
  二、让地图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为一种最直观的表达,地图对于地理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这一学科的一种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我们知道,对于地理中的一些特点与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地图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了解与掌握。对于地理来说,它的任何知识都是与地图分不开的,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学好怎样看地图。只要把地图理解了,才能算是找到了学习地理的关键。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地图的方法,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地图,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提升,还能够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建立起来,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他们会学着使用地图,通过地图中传达的信息来进行推理、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用好地图呢?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充分利用插图
  在我们的地理课本中有很多插图,它们与课文相互配合,是彼此的有效补充,在两者的有效结合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向学生阐述地理的一些特性与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插图也能充分发挥它说明与验证问题的功能。我们知道,文字有时候是比较晦涩和难以理解的,而插图则简单明了、特点突出,它们总是出现在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中,也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插图也具有简洁与直观的特点,我们可以以图代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在我们的课文中,有些地方讲解得比较简略,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插图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减轻学习中的压力。
  2.重视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板图广泛应用于轮廓、地形、气候、区域、工业布局等图形的描绘。地理板图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板图能直观地、以最简单的笔触反映地理事物,有利于教师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突出教学重点,也便于学生利用图形来理解问题,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锋面与天气时,教师可运用板图把暖锋、冷锋的主要特征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并利用图形和学生一起分析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天气的影响,从而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2)地理板图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听课注意力随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而转移,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双边活动。教学中运用地理事物的形象性,能够丰富学生的形象知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板图图形简单,内涵丰富,能够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教师利用板图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简单的图形中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如设计一幅城市工业布局的略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的地理事物,如主导风向、河流流向,有哪些工业部门以及这些工业部门的污染程度如何等,然后分析哪些工业部门布局合理,哪些工业部门布局不合理,原因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用教师教就能自己阅读,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螺旋式的发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逐步加深,逐
20余万平方公里的锡林郭勒草原,在13世纪是世界中心,也是欧亚草原在我国境内的最大部分。200余座远古火山呈带状坐落在草原上,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仍然在这片草原上悠闲的过着牧人生活。13世纪,马可波罗在这里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并将锡林郭勒元上都赞誉为“东方花园”载入《马可波罗游记》,哥伦布正是被马可波罗描述的“东方花园”所吸引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有意义的航行。  最具传奇色彩的草原部落  从首都中
酒酿圆子,也叫醪糟汤圆,“浴后喝碗甜醪糟,春解困闷秋能饱,冬走十里不觉冷,夏行十里口不渴。”酒酿圆子的盛名,随着这首江南歌谣的流传,风靡四方。酒酿圆子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小圆子,与
作文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写作的实用性,通过情景教学、实践活动、读写结合、灵活评改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至九年级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圍,扩展自己的视野。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这些要求的实现离不开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