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得到深化的今天,自主学习已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所谓自主学习,应包括以下几个内涵: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策略之上的“会学”,是建立在立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通俗地说,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把学习当成学生自己的事.在学习实践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或是上台表演表演了事,教师要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自主学习采用什么形式,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教师该怎样辅导,等等.
那么,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请同行们指正.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
者
自主学习理论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立足于主导地位,往往是通过对教师与学生二者的相互关系去把握,把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两对矛盾统一体紧密结合.新课改理论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组织课堂秩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点拨.同时,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没有自主学习的土壤是不可能滋养自主学习的幼苗的.自主学习免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了更好地提供讨论空间,使学生更方便地交流,在外部辅助材料上,要求学生带上足够的学具,教师也得准备充足的教具,电脑、投影仪等硬件也要齐备.在条件齐备的情况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更能有效地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教师认真而有准备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较之一般知识的传授,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和更高质量的教学.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
者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做主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地位由主动学习的活动本身决定.进行这项活动时,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然而由于精力有限,他们所作的选择、计划、安排有时候可能与原意相悖.在成人的适当的引导下,可以避免方向性的错误,及时将他们引回正路.在学校这个学习的大环境下,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当的做出引导,辅助学生顺利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绝对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有合作精神,能够进行合作探究的独立个体.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
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不仅充当引导者,还是合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地位并不冲突,更不是两个不相容的对立面.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论是动手操作,还是进行讨论,都需要有同伴合作交流.在同伴合作时,如遇到难以逾越的问题,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加入进来,师生共同探讨、操作.在合作探讨过程中给予过多的引导就剥夺了学生探索的权利,学生不能更好地了解知识演变过程,更不能深刻地理解、记忆这个知识点.教师作为合作者的同时,还应承担提供信息的任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充分.
随着电视、广播、书刊及计算机网络等传媒工具的发展,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途径、渠道、方式日渐多样化.教师要作为合作者一份子,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信息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学习的原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种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搜集信息的方法,让他们逐渐学会这种方式,培养自己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下,学会对自己的语言有自觉的意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更有效,为什么要这样做,学会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总之,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自主学习不仅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更应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不应只体现在一堂课或是一门课的教学上,更要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教学的每一寸土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快,综合素质提得更高,着眼于未来,我们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才更有希望.
那么,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请同行们指正.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
者
自主学习理论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立足于主导地位,往往是通过对教师与学生二者的相互关系去把握,把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两对矛盾统一体紧密结合.新课改理论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组织课堂秩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点拨.同时,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没有自主学习的土壤是不可能滋养自主学习的幼苗的.自主学习免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了更好地提供讨论空间,使学生更方便地交流,在外部辅助材料上,要求学生带上足够的学具,教师也得准备充足的教具,电脑、投影仪等硬件也要齐备.在条件齐备的情况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更能有效地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教师认真而有准备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较之一般知识的传授,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和更高质量的教学.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
者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做主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地位由主动学习的活动本身决定.进行这项活动时,学生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然而由于精力有限,他们所作的选择、计划、安排有时候可能与原意相悖.在成人的适当的引导下,可以避免方向性的错误,及时将他们引回正路.在学校这个学习的大环境下,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当的做出引导,辅助学生顺利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绝对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成为有自主学习能力,有合作精神,能够进行合作探究的独立个体.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
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不仅充当引导者,还是合作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地位并不冲突,更不是两个不相容的对立面.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论是动手操作,还是进行讨论,都需要有同伴合作交流.在同伴合作时,如遇到难以逾越的问题,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加入进来,师生共同探讨、操作.在合作探讨过程中给予过多的引导就剥夺了学生探索的权利,学生不能更好地了解知识演变过程,更不能深刻地理解、记忆这个知识点.教师作为合作者的同时,还应承担提供信息的任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充分.
随着电视、广播、书刊及计算机网络等传媒工具的发展,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途径、渠道、方式日渐多样化.教师要作为合作者一份子,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信息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学习的原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种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搜集信息的方法,让他们逐渐学会这种方式,培养自己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下,学会对自己的语言有自觉的意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更有效,为什么要这样做,学会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总之,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平台,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自主学习不仅仅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更应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不应只体现在一堂课或是一门课的教学上,更要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教学的每一寸土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快,综合素质提得更高,着眼于未来,我们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