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自己的感觉

来源 :家教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e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楠:郭老师,您上次说的让我们“写小事,写快乐”,我现在觉得自己写起来还不够吸引人。为什么?
  郭老师:小楠,这主要是你在自己的文章里没有写好自己的感觉。
  对生活中事物的认识,我们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知道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知道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知道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知道它的粗糙的凸起。你我都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各种感觉认识事物的。你在文章里能把自己的种种“感觉”写写,你的文章就细腻、感人了。
  尤芳:我看过一篇文章,就是介绍——感觉的种类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郭老师:尤芳留心自己平时的阅读,很好啊。知道了感觉的类别,咱们写文章运用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些“变化”。咱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当处于特殊状态时,我们的感觉常常受情感的摆布,追随情感变幻,此时的“感觉”不一定能反映事物的真实面目。比如,人在心情灰暗时,会把太阳看成是灰色的,人在兴奋时,看到路边的鲜花也在微笑。咱们要在文章里把这种“差别”写写。
  小楠:是的,同样是面对夕阳,在学校得奖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它是一个可爱的鸡蛋黄、一块大蛋糕;如果我在学校挨了批评,就觉得它特别刺眼了。
  尤芳:对,同样是面对夕阳,我们就看到有人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见到马致远悲伤地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还见到武侠小说中常常说“残阳如血”。真的大不相同啊。老师,这样一来,就是您说的“写好自己的感觉”吗?
  郭老师:对啊。能认识到这种不同,再能反映这种不同,就能把文章写的“与众不同”了。
  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大家对“校园故事”的支持,希望大家积极踊跃给我们投稿,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噢!
  来稿请寄合肥市长江中路57号《家教世界》杂志
  郭老师收
  邮编:230001 (郭老师邮箱:glszwlb@163.com)欢迎电子稿!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社会工作骨干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结合清华大学本科生阶段学生社会工作骨干培养的经验,探讨以“学习—实践—思考”三个进阶环节为主体的学生社工骨干培养体系。以数据分析和调研访谈为研究手段,分析了当前社工骨干培养体系及培养现状,提出高校应持续不断地从校系两个层面系统、精细化设计,推动体系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互补,加强信息化建设,合力构建符合新时代青年需求的学生社工骨干培养体系。  
“汗流浃背”这个成语出现在某些同学笔下的时候,往往写成“汗流夹背”,“浃”字左边的三点不知不觉地漏掉了。  什么叫“汗流浃背”?“汗流浃背”是形容出汗多,湿透脊背。“浃”是湿透的意思。试想,如果写成“夹”,汗水又怎么能将背“夹”住呢?所以“浃”字的三点是不能漏掉的。  与“汗流浃背”相同,另一个成语“漠不关心”,有些同学在使用的时候,也忘了三点,写成“莫不关心”。“漠不关心”的“漠”是“冷淡”的意
一次绘画课上,一个小朋友在天空中画了两个太阳,一个大太阳,一个小太阳。我们都知道,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啊,他为什么要画两个呢?  孩子兴致勃勃地回答:“大的是太阳妈妈,小的是太阳娃娃,太阳妈妈年纪大了要退休了,让太阳娃娃接替她来上班了!”  瞧,孩子的想像力是多么地丰富!这样的想法又是多么富于创造性!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他们要想适应并主宰21世纪高科技的社会,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性。许多家长抱怨自
7岁男孩跟着姥姥学唱二人转,自己发明了“沙发练歌法”、“屁股垫枕头练功法”、“板凳当托飞越法”。10岁时,他在当地已经是很受欢迎的演员。只要他一参加演出,观众就一个劲喊“再来一个”!大家都说他是“大腕”。他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天赋固然很重要,但姥姥的指引也是功不可没,熟悉这对老少“二人转”的人都说,姥姥是他的“优化大师”。    既然你爱显摆,我就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    今年10岁的李桐岩,是四平
在我的书柜里,一直珍藏着21份晚报。应当说,我一向没有收藏报纸的爱好,而我之所以将这21份晚报收藏,是因为里面包含着一个下岗女工独立的人格和对我内心的时时警醒。  一年前我所居住的那条街道上出现了一个报摊,卖报的是位三十多岁的女人,每天下午两三点钟就见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对着路人时断时续地喊:“晚报、日报、电视报。”卖报的女人脸色苍白,机械地收钱、找零、递报纸,不见有那种热情的笑。  一个周末,天
小猫写信 李秀英    小猫咪味来写信,  不会写字画爱心。  一颗心:你好吗?  两颗心:我想你!  三颗心儿画一起,  邀请朋友来游戏!  写好信,正高兴,  哟,差点忘了签大名。  捋捋胡子眨眨眼——  啪!  踩上一只脚趾印!    老鼠送礼 李秀英    有只老鼠叫迪迪,  去给老猫送大礼:  手机漂亮又时尚,  别在腰间多神气。  大老猫,收下礼,  小迪迪,心欢喜:  我要出门时, 
父母到底该不该看孩子日记?  这是家庭教育领域一个颇有争论的话题。有专家提出,如果孩子表现“很不对劲”,又拒绝沟通,日记是家长帮助他们摆脱困惑甚至险境的一条捷径。迫不得已这样做时,父母应具备一些“技巧”。  虽然,父母是不应该偷看孩子日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却认为“我自己的事情,我能解决”,遇到困难不愿向父母倾诉,日积月累,造成了不良后果。  而当孩子对家长“金口难开”时,有时会在日记中有所
幼儿时,他因早慧而轰动四乡;小学时,他因“与众不同”而备受欺凌;他家境十分贫寒;他身高近乎“侏儒”……大喜与大悲并在,鲜花和荆棘交错,放在任何一个脆弱的孩子身上,都可能毁掉其前途和梦想。然而,覃甫政成功了,身高只有132cm的他,2006年以64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法学院。  覃甫政说:“这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父亲,是他的谆谆教导助我坦然面对顺境逆境,帮我敲开了北大校门。”     把“现世宝”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