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心总惦中文系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转系经历比较曲折,尝试过两次,一次失败一次成功。这两年中,我经历了被误解、被排挤、被嘲笑,当自己真正转系成功的那一刻,反倒有种说不出的平静。
  对北大中文系的执念贯穿了我的中学时代,但由于高考数学发挥失常,纵然语文成绩全省第一名,我还是以总分两分之差与期待已久的专业擦肩而过。还记得高考出分后,父母带着我去招生组住的宾馆咨询,父亲将我从小学到高中发表的所有文章一一摆在宾馆的床上,展示给招生老师看,却还是没有得到中文系的承诺。当时我已经18岁了,我没办法控制自己,在一瞬间哭得不能自已,一向坚强的母亲也掉了眼泪。
  我依然将第一志愿填为中文系,拿到的录取通知书上,我被调剂到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
  我害怕自己会“堕落”,转系的“贼心”不死,于是我每天尽可能在教室和图书馆自习,很少呆在宿舍。我习惯晚上12点前睡觉,室友们常常后半夜两三点才睡,作息时间的不一致产生了一些摩擦,我很自然地被孤立了。大一那年,尴尬的宿舍境遇确实成为我转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个中滋味,难以与外人道。最痛苦的那段日子,我最渴望的其实不是转系,而是换宿舍,避开那些嘲讽和白眼,还有背后的议论。每天夜里,我一个人走回宿舍,忍不住想抱住宿舍楼前的大树痛哭一场,因为实在不想走进那个让我压抑、难过的房间。我不敢告诉别人,默默忍受。
  大一上学期有一次转系的机会,我顺利地通过了初审,却因为笔试成绩不理想而没有被中文系录取。我至今记得知道结果的那天,是周四下午,阳光很明媚,我去静园五院,教务老师面露难色,遗憾地通知我没有成功。我是那么自信,完全没有失败的心理准备,甚至在一瞬间根本不相信这样的结果,我愣了许久。走出五院的那一刻我还很平静,踏入静园草坪时,我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我哭了很久,一直到天色渐暗,周围响起窸窣的虫鸣声和吉他声。我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结果。怎么面对向往的幻灭?怎么面对我的父母和老师?
  无论如何,我熬过来了。不得不说,父母的理解和包容让我有勇气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他们安慰我,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来日方长。就这样,我装作很坚强的样子,将失败的阴影包裹、隐藏起来。我学着尽量不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努力地学专业课,并且选修了中文双学位。其实我的“贼心”一直没死,只不过有时宁愿暂时忘记,害怕又一次会失败。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的院长,他是一位和蔼又博学的教授,我一直很感激他欣赏我的才华,并且在大一上学期推荐我在报刊发表文章。我曾和他通过邮件交流进入大学以来的迷茫,他耐心地一一回复,为我指点迷津。这样的邮件交流,经常是在凌晨或者半夜,让我非常感动。他对我的好,让我一度犹豫要不要第二次尝试转系:到底是留下来,还是进入一个新环境?
  大一结束时,我终于向父母坦白自己一年来在宿舍的遭遇,他们很心疼,埋怨我为什么不早点说出来。父亲买了火车站票,连夜赶到北京,帮我联系宿管中心的老师商量换宿舍。换宿舍的风险很大,我一度很担心会再次被排斥。幸运的是,新室友们很快接纳了我,她们理解我的处境。在那样的情况下,我把她们视作恩人,她们也许不会理解。新室友规律的作息和学习习惯与我很契合,我平静地度过了许多个幸福的夜晚。
  大二下学期,我又面临着转系的选择,这时候转系是要降一级的。当填写报名表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一年间的犹疑与退却渐渐消散,我想,就算是失败我也要再尝试一次,如果放弃,将成为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中文系是我的执念,我愿意为了它赌上一次。我再次经历了笔试、面试,之后成功地降转到中文系。当我看到转系网站上“第三方审核状态”显示为“通过”时,那种感觉就像是遇见了一位多年未见的故人,不说一句,却尽知彼此多年间的苦辣辛酸。老实说,我的内心没有大喜过望,取而代之的是充实和平静。
  转系是一条窄路,每个转系的人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这两年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直面生活,懂得了“坚持”二字背后的辛酸。也许我是一个过分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当初的执念放弃了轻松自在的生活、同一屋檐下的友谊,成了别人眼里的怪人,那又如何呢?至少我没有留下更多遗憾,努力改变是掌控自己方向的一种方式。我从不敢说转系让我的前程更加光明,其实转系后的烦恼依然不少,比如我正挣扎于混乱的选课和繁重的作业中。无论如何,这份难忘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强。我现在的室友都是从不同院系转到中文系的女生,她们从前主修哲学、经济、日语,缘分让我们相聚在一起。
  从来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生,惟愿尽我所能,认认真真地成全我的执念。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石嫣带着二十几个小伙伴经营的“分享收获”农场位于距离北京市区40公里远的顺义区龙湾屯镇庄户村。“分享收获”以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模式运营。石嫣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这种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从硕士论文到博士、博士后的理论研究,从“小毛驴”市民农园到“分享收获”农场的实践,从未离开过。  一进农场,秋日景象扑面而来,架子上收获后的葡萄藤在渐浓的
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中,西班牙名城巴塞罗那应邀成为主宾城市。2014年9月24日,北京西班牙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举行了一场融贯中西文化的艺术展览,在巴塞罗那艺术家佩里克?巴斯克尔(Perico Pastor)的艺术表现中,丝绸之路所建立的文化交流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影响到了欧洲和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从巴塞罗那走到西安、北京,巴斯克尔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手法描绘他眼中的人、物与景。我们
新型无痛疫苗  时间:2014-2015年开始临床实验,2017年发表于杂志社《柳叶刀》  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招募了100名志愿者,使用流感疫苗进行了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微针贴片接种的效果和普遍使用注射器接种效果没有太大的差异,且使用微针贴片接种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有些志愿者在使用贴片后会出现皮肤微微发红或轻度瘙痒,但过两三天就会无恙)此外,不管是由医护人员使用微针贴片为志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说深泉,  美国的深泉学院(Deep Spring College)。  这个只有二十多个学生甚至还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学院,  学生们2年后还要去别的学校继续深造(当然去的都是顶尖大学),  它为什么被人赞?我曾开玩笑说,就是坚决贯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它的校训:劳动、学术、自治(labor, academics, and self-governance),  “劳动
保研主要看重学习成绩,就光电学院的情况来看,学分绩点达到学院的50%,可参加学院的复试考试,通过考试的拿到保研资格。大一基础课,张宇杰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微积分得到满分。他在年级300多名同学中排名第20。  大二,专业课越来越多,张宇杰更用功了。一旦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下课肯定会向老师请教,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大二结束时,张宇杰年级排名达到10名左右。  保研,学习成绩是基础,但大家成绩都很好时,
孟齐志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作为一名“机械迷”,他在北京科技大学本科阶段就玩转各大竞赛;大四保研后,他开始埋首科研,从事结构拓扑优化的相关研究。从竞赛狂人到学术小生,孟齐志对机械专业的热爱始终如一。  自制火箭发射架  在2012年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孟齐志作为校航模队火箭组成员,初踏竞赛之路。  他所在小组的参赛项目是模型航天器,大功告成之际,团队将场地选在奥森公园观光塔西侧的
老斋舍位于武大狮子山的南坡,于1930年3月开工,历时一年半,于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3773平方米,工程造价5500万元。美国工程师开尔斯先生担任总设计师,李四光等人参与其中,是武汉大学最早的一批建筑之一。  这是为男生设计的宿舍楼,依狮子山南坡顺山势而建,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调,质朴大方、厚重沉稳。入口处修建多层阶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为突出其导向性,又在此基础上将拱门上部垫起
2016年5月25日早上十点,中国传媒大学小礼堂。一群高个的养限模特正穿着繁复华美的戏服匆忙地进进出出。设计师们紧张地为他们的模特化着主题各异的妆容。五个小时之后,这里将会有一场主题为“Myth迷思”的毕设服装展。而张洁历时一年精心制作的“睡美人”系列服饰也将在这里的舞台上正式亮相。  裁缝  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要用三套服装来展示。张洁看了许多舞台剧的剧本,但觉得很多舞台剧人物没有那么生活化,而
在毕业季里,除了有穿着黑色学位服正襟危坐聆听校长致辞这样的官方毕业仪式,  学生们自己也创立了许多玩法,比如“喊楼”、“走红毯”、“自行车挂树”……  这些传统没有官方仪式的严肃,而是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个人特色。  走红毯  长长的红毯尽头,缓缓走来一对对靓丽时尚的身影,男生西装笔挺戴着墨镜和一袭或拖地长裙或抹胸礼服的女生相携,在红地毯旁的摄像机和单反的镜头前,优雅地微笑,挥手致意—
安琳诗,22岁  国籍:法国  中文名:安琳诗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爱历史文化和美食  问及她好听的中文名字,安琳诗兴奋地答道:“这是我法文名字的变音!我本科学的就是中国文化!”怪不得她汉语如此流利,原来安琳诗已经自学中文很多年。在启程之时,安琳诗在朋友圈里用改编的中国名句表达自己的期待:“快去中国了! Gros bisous à tout le monde! Vous 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