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相关论文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层级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65—03 历史学科在学校教......
人教社2005年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112页有一幅《古人类的进化》图,如下:
There is a picture of “Evolution of ancie......
“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宠,各地纷纷举行相关的考察、讲座、实践探索。与之相应,一线教师蓦然意识到长期的......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中外合编,史学理论,教学理论,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9—0045—05......
摘 要: 新课改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历史与社会》课程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特别强调历史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十......
中学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指的是这样一个团体,它由七至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思想品德学科及高中政史地学科教师组成,其成员围绕目......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是各种思维模式综合的结果,必须经过有效的科学的培养和训练,包括定势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从个别......
乡土资源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资源,是日常教学可以引用的素材,更是命制试题的好材料。2013年绍兴市中考社会·思品试卷,依然延续着......
新课程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诚然重要,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更为重要。对教师的评价,注重教学能力和备课方式的评价;对学生......
变式训练是教师客观分析学生在试题中暴露的典型错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定量的题型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训练是学......
[摘要]致力于批判社會史研究的联邦德国“历史社会科学”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个迅速崛起的过程。比勒费尔德大学作为组织中......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次的社会发现、社会探究、社会创......
摘 要:要想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那就要培养学生有客观的态度,有辩证的思维,有考证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求真相,多角思维,全......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考查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作业设置过程中的不良表现,提出针对性地解决策略,增强作业设置的实效性。 ......
<正>《历史与社会》每个单元都有一节综合探究课,然而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探究活动课没有内容可探。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充......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与补充,对巩固、理解、深化课堂知识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初中教师必须正确看待......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应是发掘新知的沃土、生命意义的载体、发展个性的舞台。就历史与社会学科而言,《历史与社会》作业的......
【摘要】乡土文化既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通过乡土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事物概念的......
摘要: 对于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有一些图文不匹配的插图。所涉插图图文不匹配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我对图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以往的教学、教科研活动,往往只是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为中心,而忽略发......
初中《历史与社会》目前已经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性的课程,其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综合性”,这一课程当中包含很多内容,其中......
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提出,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
摘要: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是毕业班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历史与社会》中考命题因与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联系密切,每年的命题......
2001年,教育部针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同时颁布两套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上海教育......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教学学科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教学问......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显露出各种问题,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初中......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课程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如何解决这一综合性教材中的“......
问题的设计是“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关键和中心。本文结合《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问题设计的五种基本方法和优化问题设计的......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建设水平并不算高,教科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中学教师钻研教科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通过列数字、计算数字、排列数字、数字的图表化等方式,把数字融入课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优化,从......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
教师要想在教学行为上真正体现新课程理论,就必须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全文就<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因时间关系"、"课后解决"、......
2002年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在匆忙中诞生,又在匆忙中走进课堂。面对着崭新的教材,既无可供借鉴的......
一、阅读自学,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此,培养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我......
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阻碍教学效果的问题。现行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单元都设有......
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在德育中,《历史与社会》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门学科将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知......
作为浙江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我校大力推进“以学定教”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校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率先垂范,进行公开教......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的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弘扬人文精神成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有效讨论的特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抓住讨......
人文教育是现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历史>、<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人文精神",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