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相关论文
一九三八年三月,老舍就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主任,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写作时期。为了抗战宣传,老舍积极投身于大鼓、曲词、小调等......
赵清阁与老舍的交往,是从抗战爆发后的武汉开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老舍为总负责人,赵清阁就与老舍有了更多的接触......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文化团体,从成立伊始便承担着文化救亡的历史使命,对精神食粮的供给和精神国防......
期刊
由梅林先生保存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档案,时段为自1938年3月至1948年.这10年间的文献,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
周恩来与父亲的深厚感情郭绪忠1938年5月,周恩来的父亲周邵纲老先生因浙江绍兴老家已陷敌手,启程专来汉口投靠周恩来。周恩来的母亲早逝,留......
抗战初期,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文艺界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不分派别、......
老舍先生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评价为“英国的王”,文章认为老舍很好地概括了文协的活动特点。文协是一个松散的作家组织,这一点......
期刊
1941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萧军照例总结全年工作。他在日记里谦逊地检出六条没完成的事后,不无得意地罗列十条已完成的,第四条即是:......
萧军和王实味都是延安时期著名的文化人,一个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抗”)延安分会驻会作家,创作之余还兼任“文艺月会”干......
林语堂久居美国,他著的《吾国吾民》和翻译成英文的《水浒传》,都是当时美国的畅销书。抗战爆发后,他为了对抗战作出一些贡献,怀着满腔......
<正> 记得二十年代末我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时,常到北四川路的创造社门市部和福州路的泰东图书局,购买创造社出版的各种期刊和书籍......
期刊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以领导和组织全国文艺作家从事抗战文艺运动为基本目标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总会......
<正> 萧军,原名刘鸿霖,曾用笔名三郎、田军。原籍辽宁省义县(现属锦县),一九○七年农历五月二十三日生。他六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十......
<正>过去看现代文学史料或听文艺界前辈讲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史,得知周恩来同志出席过1938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华全国文艺......
期刊
抗战文艺是中国新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民党当局当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在全面公正地评价抗战文艺的同时,就不能不......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迁渝之后,初在公园路青年会104号办公,后租得临江门横街33号作为会所,因日机轰炸被毁,又租得张家花园6......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作家和日本作家都是在国家意识觉醒和民族主义精神高涨的背景上展开自己的话语行为。在民众被高度“国民化”......
【正】 几点说明一、本年表只收录1899——1949年间老舍的著译资料。二、本年表按年编排,在著译之前,略记作家活动行踪。著译部分......
<正>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原《诗刊》主编邹荻帆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于9月5日晨在京逝世,享年78岁。 邹荻帆1917年生于......
我记录这段历史陈迹,无非想填补这片空白,从中吸取教训,使不该发生的不再发生。在政治运动中,被整错的人是受害者,他们不但身心受......
<正> 一个人曾经为中华民族做过好事,历史是不会忘记他的,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现生活在台湾省、曾被称为“东北作家”的孙陵,就是......
<正>去年年末曾到重庆开会,会议所在地沙坪坝及附近的红岩嘴已经变得不认识了。开幕式上我发言历数了曾经到过的重庆地方,却发现当......
期刊
<正>一、前夜1948年底到1949年初,巨变中的北京(北平)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亲身经历这次巨变的人,各有不同的心态。......
<正>1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致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呈(1938年3月16日)...
<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是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性质的全国文学艺术家影响力最大的社会团体,存在的时期是1938年3......
期刊
<正> 一九三八年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战斗在武汉、广州两地的革命的文化、艺术界人士,根据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相继撤到......
<正> 武汉三镇,在现代史上已有三次突呈异彩,顿显光辉,使之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中心。一次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期,一次是一九二......
大众化问题的缘起基于新文学作家力图释放和化解新文学的接受困扰。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再到"延安",形成......
<正> 胡绍轩简介:“胡绍轩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坛著名作家、剧作家。1911年生于湖北大冶县,青少年时代即酷爱戏剧艺术。抗战军兴,即展......
期刊
【正】 抗战初期,武汉一度成为战时文化运动的中心。一九三八年三月和四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擎起了文化救亡的大旗,积极探索符合文化人士自身的方式,形成了常规......
期刊
文化动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要事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化团体,其卓有成效的动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