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月报》相关论文
"左联"在1932至1933年间创办了一些刊物,如《文学月报》、《文化月报》、《文学杂志》、《文艺月报》、《文学》月刊等。通过这些刊......
萧军和王实味都是延安时期著名的文化人,一个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抗”)延安分会驻会作家,创作之余还兼任“文艺月会”干......
欧阳翠生于1917年,比安娥小12岁,原名崔素华,1940年从上海东吴法学院毕业。1933年在《良友》上发表处女作《奶妈》后,开始在《时代日报......
在中国文学史上,“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存在就是现代传媒的发生与存在,没有现代报纸期刊就没有现代的文学”(1)。现代文学自诞生之日......
建国初期,国家通过对私营出版社的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或兼并。公私合营的同时,还以行政指派的方式,实现国家计划、政府领导,到最后......
<正>东北现代文学既是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状态空间和独立的价值形态,大致包括启蒙文学(1921-1931)......
一《胡风回忆录》在列举武汉时期《七月》上比较突出的小说作者时首推丘东平,其次就是黄既~①:他(即黄既——笔者注)寄来了《严玉......
1980年代不能仅仅成为19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
1913年一岁 3月3日,唐弢生于浙江省镇海县西乡畈地塘村。原名唐端毅,字越臣。唐弢出身于几代都不识字的农民家庭。整个家族以“福......
华东文联机关刊物《文艺月报》编委会主要由前新四军文人和前"鲁迅弟子"构成。这为它奠定了良好开局:对艺术独立于政治的共识,以及对"......
第三部分关于文艺小组的活动小引前言中我谈到寻找这方面材料的经过。这是因为当年我直接参加了领导文艺小组的活动。我布置过工......
<正> 第六部分当年的几次论争我以为当年延安文艺界是活跃的。文艺思想的活跃,表现在作品上,也表现在论战、论争或争论上。从这套......
<正> 关于"四人帮"虐待和屠杀知识分子的罪行,已经揭发得很多了。出于罪恶的政治阴谋,王、张、江、姚之流制造出"知识愈多愈反动"......
峻青原名孙俊卿。1922年3月生。山东省海阳县西楼子村人。因家境贫寒,在家乡只上了几年小学,13岁就到邻村一个地主兼资本家的工厂......
<正> 1986年,贺敬之同志在致丁玲创作研讨会的贺信中说:“在我看来,丁玲是继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不是广泛......
<正> 为了进一步调查《谷雨》等刊物在延安出版的情况,我们走访了作家萧军同志。我们首先请萧军同志谈谈对《谷雨》的印象。经过短......
第七部分其他这是从《文艺月报》上择录下来的,一九四一年延安文艺界的各种动态和消息: [一]青年文艺学习会成立缘起 (这鬼“中国......
<正>李世涛(以下简称李):钱先生,您是中国现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卓有建树。而且,您还有丰富而坎坷的人生......
<正> 崛起于一九三六——一九三七年间的东北作家群,表现出了大体一致的政治倾向和时代审美需要——写东北血与火的生活,抒发泣、......
丁玲同志和陈明同志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一九八二年四月五日在厦门鼓浪屿福建省干部休养所疗养。他们应我们的请求,于一......
近二十年来,各类文学史著出版数量之多,研究对象涉及范围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些著作的学术质量在总体上有着较大的突破。从......
<正>20世纪我国著名作家罗烽(1909.12- 1991.10)原名傅乃琦;白朗(1912.8-1994.2)原名刘东兰。这对夫妇籍贯沈阳,早年的文学活动始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