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性和弦相关论文
在为五声性调式歌曲配伴奏时,怎样做到既借鉴吸收大小调式的功能和声理论,又保留我们民族自身的风味。使两者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
八重奏《幻想曲》是以郑律成的两首艺术歌曲为素材,利用自由变奏与发展的手法而创作的两乐章的作品,它的和声形成新颖、具有个性化......
文章就20世纪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的五声性风格的技术类型,从四个方面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现代作品中五声性因素的使用:1.中国五声性音......
本文通过对德彪西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月落荒寺》进行解析和思考,达到理解其作品的和声思路和音乐音响色彩设计的目的。且主要......
中国五声性民族和声作为中国民族风格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常见五声性......
<正> 罗忠熔的歌曲《涉江采芙蓉》(发表在1980年第三期的《音乐创作》上)是一首非常接近调性音乐的序列作品;与下一篇将要分析的威......
<正> 早在1947年,桑桐便尝试用自由无调性的方法创作他的小提琴曲(钢琴伴奏)《夜景》(见1981年第二期《音乐创作》)。这在当时来说......
<正>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较成功地在和声语言上有所创新的音乐作品。五声性和弦结构复杂化运用,正是这些大胆实践、探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