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核不育水稻相关论文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PSGMS)具有在长日高温下雄性不育,短日低温下可育的特点,是培育杂交稻的重要育种资源,也是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机......
光敏雄性核不育水稻是培育杂交稻的重要种质资源,其雄性不育的细胞学机制与很多方面有关,包括绒毡层发育、ATP酶、Ca~(2+)浓度、细......
以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及其原始株农垦58核DNA为模板,进行了RAPD和ISSR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可扩增的 154个RAPD引物和78个 ISSR引物中, 8个RAPD引物和7个 ISSR引物的扩增产......
本研究利用DD-PCR技术分析了光敏核不育籼稻Hs-1可育和不育幼穗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148个DD-PCR反应中, 10个反应可扩增出有......
根据近10多年来从事水稻光周期敏感核不育研究的经验,对该领域中研究思路和结果的发展与 变化进行了概要地回顾.并根据该领域研究中所......
文章对常用的渗透压冲击法作了改进,并从水稻成熟花粉粒中分离出大量精细胞。显微镜下的2个精细胞具有二型性,用显微操作仪从中分别......
评述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期间的内源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和多胺等生长物质的异常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雄性不育发生的......
光敏核不育水稻可育花粉单核中位期外壁覆盖层和外壁内层界限明显,ATPase定位显示覆盖层外侧和花粉核有活跃的ATPase活性。单核边位......
研究了光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农垦58S(NK58S)的光合日变化和光抑制。06:00-09:00,NK58S的光抑制不明显,此时的光合功能下调以叶......
通过测定叶绿体光化学活性和观察叶绿体类囊体膜超分子结构发现:与短日照光周期相比,长日照光周期可诱导开始进入光周期敏感时期的......
因具有长日照条件下雄性不育以及短日条件下可育的特性,光敏核不育水稻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接受光周期信号决定......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开辟了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丰富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理论的研究内容。本课题以光敏核不育水稻......
杂交水稻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粮食的产量,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在保障我国......
以光敏核不育水稻N5088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类与水稻育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显著提高不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