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相关论文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
余光中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家,在文学操作层面上极尽了挖掘中国文字艺术表现力之能事。余光中妙用汉字音、形、义的独特性,故意使......
“踏缠”一作“达缠”,音义皆同.指处事不干脆、说话罗嗦.有时为加强语气,叠声作“缠缠踏踏”或“达达缠缠”.“缠达”原为南宋词......
南宋词的煞尾主要有“景结、情结、事结”三种,以情作结主要包括以问句抒情作结和以陈述句抒情作结两种.在南宋词中以情作结占的比......
中国是一个抒情诗的国度。同是抒情体式,唐诗出现在唐朝,宋词出现在宋朝,两者共称“一之文学”,双峰并峙于中国抒情文学史上,成为中国抒......
南宋,这实在是一个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朝代,同样的浩劫两次降临在宋室王朝的疆土上,它拉开了南宋开始的帷幕,亦成为了南宋亡国的挽歌。......
姜夔某些词作幽冷荒寒的特点,不少学者已有认识。本文试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姜词“清空”、“骚雅”的基本词风认识出发,辨......
本文试在辨析姜夔具荒寒特征之词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词人的思想人格,认为姜夔的不幸身世,及其孤洁人格与凄苦现实的矛盾是造成其荒寒......
北宋亡国后随着政治上的南北分治 ,词文学创作也分化为建立在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南宗与北宗两大体派 ,两派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审......
论文以两部南宋词人编定的词集选本为范例,以分而析之和合而观之的态度对南宋词的"骚雅"内蕴作初步探讨,以求对骚雅内蕴达到更深层......
艳情和咏物是词体发展中最重要的两种创作类型,在南宋时呈现出交融的创作态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艳笔来咏物,主要体现在咏花之作中......
【正】 《花庵词选》二十卷,上编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李白以下的唐五代和北宋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词作五百余篇,下编十卷......
南宋词人以临安为中心的帝都书写,包含丰富的意义。临安在词作中不仅是地理之名,还因其帝都之实而具有家国象征的意义。临安在词家笔......
王千秋是南宋初期的一位重要词人,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详,词作缺漏,又宋代词人辈出,名家各领风骚,掩住许多优秀词人的风采,故声名不......
以'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脍灸人口的词的作者就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文......
【正】虽然"全球化"这一概念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许多问题,也引起不少疑虑,但作为一种观念,无疑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于学术研究......
【正】南宋词人结社众多,除了论述较多的西湖吟社、怡老社、江湖词社之外①,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词社活跃在当时的词坛上。史料中对词......
宋代理学在探讨"精义入神"层面的诸种范畴时总是充满"活泼泼"的思理精神,如"窗前草不除"、"鸢飞鱼跃"等,便有着"思悟"与"存性"的理......
<正>清人徐釚《词苑谈丛》叙说词之体制,有这样一段话: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词之正宗也。......词体大......
1 一睹江阴长江大桥的雄姿后,我们便折向了大桥西南侧的鹅鼻嘴公园。在这依山傍江的鹅鼻嘴,一座飞檐挑栋、四角翼然的亭子映入眼......
在经典化与词选本的概念上探讨浙西词派的雅正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反映出流派领袖运用词学知识建构经典性规则,而相关的知识和权力......
【正】 在词的诸多别名中,曲子词、寓声乐府、歌曲等着眼于词的音乐特性;长短句、语业、绮语等立足于词的文学形式。其含义均明确......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产生出的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英雄.他有着崇高而丰富的英雄人格内涵,他的英雄人格不独在当时光彩耀目,即使在今天......
南宋杰出词人辛弃疾。撷采英华,别开天地,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他的用典,巧比善喻,寓豪壮于典实,寄沉郁于故事,充分发挥了典故借......
<正> 关于宋词发展的历史分期,这是一个看似已解决,事实上并没解决至少是还没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加以探......
以词法马叙事诗──试论吴梅村叙事诗的艺术创新曾思艺中国古典叙事诗虽然作品不多,但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拥有颇为重......
【正】 近年来,宋词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谢桃坊先生所著《宋词概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就是一本近......
<正> 前人论词,主北宋者多推崇清真,主南宋者多推崇白石,这种现象是值得深思的,它至少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清真、白石两家在两宋词......
北宋亡国后,随着政治上的南北分治,词坛也出现了南北分野,由于地理文化环境和词学观念的不同,南北词坛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审美......
词体的产生与特性决定了它和音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北宋词体的发展与演变都因其适宜于歌唱而获得传播,时至南宋,社会的动荡、时......
历经李清照、辛弃疾、姜夔三大词人的不断创新之后,南宋词中的"思妇"形象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一是黍离之悲的融入,思妇心头不再是......
古池残水露新荷──读陶尔夫和刘敬圻的《南宋词史》钱鸿瑛对南宋词的评价,古往今来,意见分歧。推崇者如朱彝尊,其《词综·发凡》云:“......
与北宋词相比,南宋词在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内容和风格,透露出了一股强烈的英雄气。英雄气在词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自王国维以后,南宋词的评价在20世纪跌入了低谷,这一现象的改观始自北美华人学者叶嘉莹和高友工,他们运用西方现代批评理论对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