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相关论文
中国地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表彰了三十三位从事地理工作五十年以上的老科学家。我们谨向地理界的老前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慰问!为......
地理学论文是地理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地理科技信息传递和存储的重要载体。如何将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较快地发表于影响......
中国地理学会大事记(1909—1993年)1909年△9月,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到会者有傅增湘、袁希涛、蔡儒楷、张伯苓、张相文、白毓昆、陶卓如以及各校师......
通过对《地理学报》1984 ~ 200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展示我国地理科学20年来研究水平的发展,揭示了中国地理......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学报》(1934-2006年)载文被CSSCI来源期刊在1998-2006年......
依据<地理学报>论文引文的数量、频次、类型、自引率、衰减系数、年代分布等方面的数据,用列表的方法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比较客观地......
<正> 生产离不开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在生产上只能与自然一道来进行工作。”国土规划......
1《建国方略》引入区域研究领域吴传钧先生进入地理学研究领域,开始于初中地理老师介绍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的吸引:为了发展我......
Google学术是一个可以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网络应用。该项索引包括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出版的学术期刊,可以从一个位置搜索众多学科和......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和农村地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其特征是城市建设用地侵入农业用地而形成的土地利用犬牙交错状态和用地景观的......
<正> 1909年9月,张相文在天津创立中国地学会.参加者有翁文灏、白眉初、武同举、邝荣光、章太炎、陈垣、蔡元培、袁希涛、张伯苓、......
根据1934~2004年<地理学报>载文及作者情况,结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扩刊版)和中国科学文......
《地理学报》自1951年起开始刊载苏联地理学的译文,至1960年一共刊载了46篇.作者对这一时期《地理学报》刊载的苏联地理学译文进行......
以2000年以来的《地理学报》中英文版论文为例,分析了中国地理学者的论文写作年龄特征,包括平均写作年龄、论文写作主体年龄段、高......
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等为获取基本数据的工具,对《地理学报》1934-2013年期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展......
通过整理总结1934-2013年来有关《地理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方面的报道资料,全面回顾《地理学报》创刊80年来在论文编辑、出版管理、......
以中国的《地理学报》中、英文版和美国的AAAG(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英国......
自1901年张相文编纂我国近代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出版以来,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已......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
文化地理学近来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王恩涌(北京大学)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相对出现比较晚的一门分支学科。关于人文地理诸现象的......
《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具有"高、精、特、实"的特点,评述《地理学报》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可更加简洁地勾勒出经济地理学的整体"骨骼......
...
...
全面回顾《地理学报》创刊80年来在期刊国际化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系统分析《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23年来在扩大期刊国际影响方......
本文回顾了《地理学报》复刊15年来的编辑方针和社会效益。指出:《地理学报》起到了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龙头”与“龙尾”效应,对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