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瘟性相关论文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分布范围最广、最具毁灭性的水稻病害。其防治难度非常大,培育抗病品种仍然是防治该......
用不同致病力的 372个甘薯青枯病菌株接种惠红早、惠仙薯、广薯 15、湘农黄皮、华北4 8、湘薯 75- 55等 6个鉴别品种 ,所得 2 2 32......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EC 1.13.11.12,简称LOX)是脂氧合酶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的防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水......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EC1.13.11.12,简称LOX)是脂氧合酶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植物的防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水稻脂氧......
学位
“八五”以来 ,四川省培育出了一批新的杂交稻抗病丰产品种 ,及时更换了已丧失抗病性的主栽品种汕优 6 3,使四川省结束了品种单一......
稻瘟病是贵州省主要水稻病害 ,药剂防治难于达到根本的防治。实践证明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措施。在抗病育种过程中......
在四川生态条件下对72份来自广东的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稻瘟病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多数广东水稻种质在四川生育期属中籼......
以中国华南地区曾普遍使用的抗瘟性水稻材料外选35和广东最早的优质食味好的品种七丝占为亲本材料,建立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广东......
对2008-2012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73个籼稻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中以三系杂交稻组合为主;配组使用的不育系数......
龙粳1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5年以龙花91-340为母本,空育13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6年接种其F1代花药离体培养......
利用11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引物扩增43个水稻品种的DNA片段和接种33个稻瘟菌株测定它们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抗病性聚类结果与DNA......
为进一步明确溶菌酶基因回交转育利用对于强优恢复系"明恢63"稻瘟病抗性改良的效果,运用苗期人工接种和大田穗颈瘟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用稻瘟病菌菌株193(ZB25)对湘资3150(XZ3150),Tetep,关东51,南京11,CO39和丽江新团黑谷6份水稻材料进行苗期抗性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
为指导四川抗稻瘟病品种选育和合理布局,在四川蒲江、雅安和江油对含20个不同抗稻瘟基因的25个单基因系以及134个以杂交稻为主的四......
采用胡椒瘟菌种P2在室内一定条件下侵染印尼大叶种胡椒不同期叶片的方法,根据胡椒瘟病4级分级标准和抗瘟性评价标准,测定不同期叶片的抗......
用福建主要菌株评价43份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部分育成品种及种质资源抗瘟性.结果苗期人工鉴定为高抗的有12个、中抗的有20个材......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不同组合对苗瘟、叶瘟、穗瘟的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应用星座图法和[0,1]多目标决策法分析各组合抗瘟性,两法结......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对三明市2009年中籼稻新品种(组合)联合区域试验的各品种进行主要性状、产量......
针对云南的立体稻作生态环境,导致了稻瘟病发病轻重及生理小种差异较大,对两系杂交稻抗瘟性要求较高,为此我们提出培育多系品种.以......
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的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大敌,对水稻稻瘟病生理小种的动态监测及水稻抗瘟性的鉴定是防患于未然最经济有效......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规育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追求,分子标......
采用混合接种方法对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辽星系列品种进行苗期和穗期抗瘟性进行鉴定,为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星系列品......
稻瘟病是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对空育131、垦稻12和松粳9号等黑龙江省部分优势品种进行抗痘性改良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对农业部至2010年认定的80个超级稻品种的抗瘟性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的结果表明,抗性强的品种占25%,抗性弱的品种占75%;粳型品种的整体抗......
通过对川香29 A特征特性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开花习性好,花期较集中,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性强,异交结实率高,有利......
<正>一、选育经过:1977年10月,我们采用“豆莎薯”和“广薯15号”等抗瘟品种作为育种的材料,与“8—6”、“东方红2号”、新种花、......
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Anamorph:Pyriculariagrisea)是我国南北稻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重病地区一般减产10%~20%,重的达40%~50%......
"湘薯75-55"系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4年用"新大紫"与"河北69-419"的杂交后代,我所1978年引进,经10多年鉴定试验示范不断提纯复壮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瘟、......
以丽江新团黑谷(LTH)近等基因系为亲本,构建了3个F6重组自交系群体,以具鉴别能力的菌株进行抗稻瘟病筛选,共获得3组携带2个抗病基因的累......
由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稻瘟病是广泛发生于世界各稻区的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稻瘟菌的生理小种众多,致病性快速演......
我国稻瘟病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孙漱沅,孙国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杭州310021)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的研究已有100余3历史,我国早在1925年就开始调查研......
<正>今年大量的田间调查数据表明,在绵阳市实栽水稻213.15万亩中,主栽以明恢63作父本组配的“63”系列品种(系)的抗瘟性有强有弱,......
以七个对稻瘟菌抗感性不同的品籼种为材料,检测了稻苗受瘟茵(Pyricularia oryzae)感染前后叶片内某些生化变动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稻瘟病,是威胁四川及全国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
<正>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氮肥用量逐年增加,而稻瘟病的发病程度也往往越来越严重。以前的研究说明感病品种对氮肥的反应呈规律性......
<正> 在水稻的抗瘟性生理及生化鉴定指标方面,一些工作者曾对早、晚稻品种稻株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鞘淀粉含量、过氧化酶活性、......
以四个对稻瘟菌抗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处理乙烯利、激动素,分析稻苗叶片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正> 一九八一年我省早稻有较大面积发生稻瘟病,其特点是发病早、蔓延快、流行广、损失重。为了解品种抗瘟情况,研究对策,由福建省......
<正> 水稻品种抗瘟性的快速、准确鉴定是抗瘟育种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感性是根据其田间叶片病斑反应型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