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细菌相关论文
近年来,人为富营养化加速和全球变暖加剧了蓝藻水华的蔓延和爆发,对生活和娱乐用水以及人类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寻找高效且生态......
本文研究了溶藻细菌S7胞外溶藻物质的分离特性和纯化方法。通过透析,有机溶剂萃取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并用硅胶......
溶藻细菌(algicidal bacteria)是一种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杀灭藻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的细菌。本文聚焦溶藻细菌的应用研究现状,从溶藻菌剂的......
为研究溶藻细菌HSY-03(Bacillus sp.)对赤潮异弯藻的溶藻机制,采用不同浓度HSY-03无菌上清液处理赤潮异弯藻藻细胞,测定藻细胞光合......
以本课题组前期从受HABs藻水灌溉的土壤中筛得Paenibacillus sp.XXG为受试菌株,采用UV、3-dEEMs及IR对溶藻进程的铜绿微囊藻进行溶......
本研究从西安某富营养化水体和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具有高效溶藻(铜绿微囊藻)特性的两株细菌,试验研究了溶藻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地影响着水环境。目前我国有66%以上的湖泊和......
本研究利用已经筛选出的溶藻菌和异养硝化细菌,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西安市兴庆公园的富营养化原水作为研究对象......
中国作为世界上水稻生产和消耗大国,水稻的收获情况对于我国的粮食价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辽宁省水稻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导致的赤潮灾害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球形棕囊藻在我国珠江口海域频繁引发赤潮,对海洋生态环......
最近10 a来,新的溶藻细菌的不断分离和发现,丰富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也为水华和赤潮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生物对策.笔者概述了溶......
我国富营养化湖泊的比例达到60%,太湖、滇池等重要水源水体在夏秋季节频繁爆发蓝藻水华,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在各种......
海洋病毒可以通过直接侵染并裂解有害赤潮藻控制赤潮的发生与消亡,也可以通过间接调节溶藻细菌的动态变化来影响赤潮的生消过程。本......
溶藻细菌是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潜在微生物。对广州某池塘筛选、鉴定出的三株溶藻细菌L7、L8和L18(L7、L8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
用溶藻细菌L7的胞外活性物质冻干粉(L7-LPEAC)处理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大型蚤(Daphnia magna)、斑马鱼(Brachydanio re......
本研究从宁波象山港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处理后,用其对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得到二株具有溶藻效果的细菌,分别......
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藻类能够急剧增加或聚集,海水中藻细胞密度锐增,使水体颜色改变,并有可能造成海洋生物死亡,这就是所谓的赤潮(......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影响溶藻细菌S7对水华鱼腥藻溶藻效应的三个环境因子(培养温度、光照度、pH值)的交互作用,建立了溶藻细菌S7......
采用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的方法对藻类和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6~7 d,源水叶绿素a为15.3......
从武汉市东湖附近一个发生水华现象的池塘中分离出一株溶藻细菌,编号为M14,在液体培养基中对鱼腥藻(Anabaena PCC 7 120)、鱼腥藻(......
绿脓杆菌(Pseudomonas)上清过滤液可迅速溶解小胶鞘藻(Phormidlum tenue).含有细茵上清过滤液5%以上的M-11培养液,可明显抑制小胶......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细菌Y01,通过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探讨了盐度、光照、......
从太湖梅梁湾水域放置的除藻中试反应器的人工介质上分离出1株溶藻细菌,并对该株菌溶解铜绿微囊藻和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效果与机制进......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建立了总细菌及假单胞菌属的标准曲线,并以环境样本中假单胞菌属与总细菌的比值反映其细菌丰度.应用该方法......
蓝藻水华在全球范围频繁暴发,鱼腥藻(Anabaena)水华出现频度仅次于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其中的一些鱼腥藻种类能产生多样的藻毒素......
为了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H5的溶藻特性,采用透析、乙醇沉淀、有机溶剂萃取、酸碱稳定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H5溶藻活性物质的特性。结......
为制备出兼具溶藻及降解藻毒素(MC-LR)的双效工程菌,研究不同的亲本原生质体灭活方式、不同PEG浓度、pH以及作用的温度对原生质体融......
[目的]为微生物溶藻工程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材料。[方法]以淮北水华严重地点作为取样点,筛选到溶藻效果明显的一菌株Q6,通过显微观察......
【目的】探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藻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及与溶藻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的藻类水华爆发事件,对人类健康及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危害。在利用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都不甚理想的......
从滇池蓝藻水华集聚区分离获得一株溶藻细菌DC—L14,经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小白鼠毒性试验初步显示该......
现阶段水华现象日益盛行,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溶藻细菌作为新一代治理水华的工具,对其的研究已被提上了工作日程。通过查阅......
为了探索溶藻细菌L7在不同ρ(磷)下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溶藻特性,实验研究了在3种ρ(磷)(1.77、7.13和17.70 mg/L)的铜......
有害藻类水华已成为当今世界水体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溶藻细菌作为水华和赤潮防治的可能生物,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介绍了溶......
近年来,由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生物法除藻具有高......
目的:探讨如何从水华期采集的水样中有效地分离溶解蓝藻的细菌。方法:从富营养化池塘中采集表层水样。采集的水样分3等份,分别进行如......
[目的]为探讨溶藻细菌对水华蓝藻的去除效应,为溶藻细菌规模化发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对一株溶藻细菌R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2.001 摘 要:从三亚市大东海分离出1株有较强溶藻活性的细菌,命名为L-D1,并对该菌株进行......
利用溶藻细菌治理水华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间接方式释放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胞外物质是溶藻细菌溶藻的主要方式。总结了......
针对一株具有明显溶藻效果的蜡状芽孢杆菌L7,应用酶制剂对其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成份进行初步判定,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1株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具有溶藻活性的海洋细菌,菌株编号为N10......
将6组不同初始种群密度的溶藻细菌L7(Bacillus cereus)菌悬液和添加了溶藻细菌L7胞内、外代谢产物的2216E培养液加入到中肋骨条藻(Ske......
从滇池蓝藻水华集聚区分离获得一株溶藻细菌DC—L5,通过形态及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用小白鼠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小白......
旨在对溶藻细菌筛选方法的摸索。从辽宁大连周边海域分离的37株海洋细菌中,尝试用试管法筛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溶藻能力的功能......
从浙江沿海地区赤潮多发区分离获得一株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具有高效溶藻作用的细菌DH-e,研究该菌的溶藻作用方......
细菌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题组从珠海赤潮发生海域采集的11株细菌中分离、筛选出2株具有显著溶藻效果的细菌.用原子力......
已知3株溶藻细菌L7、L8和L18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溶藻效果.为获得较高活性和浓度的目标产物,研究了培养基、碳源、氮源对溶藻......
从海南洋浦港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强溶藻活性的细菌(编号Z3)。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测试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