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变动模式相关论文
《合同法》1999年颁布之后,理论界对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无权处分制度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存在三种理论争......
无权处分是民法学上非常复杂、非常重要而且争论非常大的问题,王泽鉴先生称其为“民法学上的精灵”可谓名副其实。关于无权处分行为......
目前,大陆法系诸多国家在立法上都承认了占有改定,但形式主义立法模式和意思主义立法模式下占有改定的制度设计有所区别。中国现行《......
大陆法系国家现存的物权变动模式所追求的法律价值和调整的侧重点不同。我国《民法典》所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是以债权形式主义变动......
一、无权处分概述 (一)无权处分的内涵 由于各国法律的差异,在对处分权概念界定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德国,处分权概念是从......
摘要:根据物权法第106条可知善意取得制度中的转让合同系无权处分合同。那么无权处分合同与善意取得的關系是什么,其效力变化是否影......
摘要一物数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物权法》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物权变动理论借鉴的转交付、优先权、预登记制度,本文针对不同情况下......
现行《物权法》第106条和《合同法》第51条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存在冲突。要从根本上解决前后立法衔接的矛盾,并在理论上避免逻辑断裂......
《合同法》颁布以来,围绕着第51条的无权处分制度,争议不断.无权处分似乎纷繁复杂,让人难以看清面目.该文尝试为解决无权处分问题......
作为不动产物权的公示制度,物权登记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我国物权上,物权变动是一项极富争议的制度,关涉到物权......
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一直是民法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选择何种物权变动模式对于实现物权法的内在价值,维护公民个人的自由与......
我国正在起草民法典,关于物权变动模式应该采纳物权形式主义模式,还是债权形式主义模式,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之一。物权形式主义的观点主......
该文致力于对民法中无权处分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较细致而全面的研究.以期通过较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能够对这一民法中的"小精灵"有全......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为物权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以前在物权法没有出台的时候,我国对于这个问题的立法存在空白,仅在司法解释或在一......
一物数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一物数卖在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同时,也冲击着市场交易秩序,其造成的不利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不......
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土地制度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我国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实行的是......
【摘 要】我国现行机动车物权变动模式采取了登记对抗主义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于实际于学理,都存在不足,本文将对现行机动车物权变动模......
摘 要 大陆法系国家的物权变动模式有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债权形式主义之分。但各国对此均采一元化的立法模式,意思主义和形式......
【摘要】在我国《物权法》某一条规定动产物权变动从基本内容上沿用了原本的《合同法》其中的一條,这一条确切规定为:在动产物权变动......
本文以物权变动为视角,通过细分让与担保的不同实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让与担保的效力.就其债权效力而言,让与担保中的处分清算型和......
世界各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规定因采用的物权变动模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合同法第51条等条款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的规定不......
物权行为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焦点问题即在于是否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以及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存废问题和采取何种物权......
我国物权法制定的时候在法条的制定、法律概念的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上都产生过争议.其中就包括,应该制定物权法还是财产权;物权法建......
一直以来,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在我国学界颇受争议.对于最初规定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合同法》第51条,学者们对其颇有微词,而......
返还请求权让与由于其自身的法律构造难以表彰权利,不具有公示性,会对交易安全和第三人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需通过公示实现对交易安......
不同物权变动模式有两个争议焦点:登记和交付的法律效力,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对于前者,应廓清债权效力与公平所为的界限,在......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240 现阶段,......
摘 要 物权变动理论性强,一直是物权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物权变动的模式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叙述了各种主要的物权变动模式,进一步对......
摘 要 物权变动模式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各种物权变动的模式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物权法》,进一步剖......
摘要 在新《合同法》解释三出台之前,根据《合同法》第51条,实践中一直将无权处分所订立的合同认定为效力待定的合同,一直为学界和实......
本文拟以物权中一个重要且基本的概念“物权变动”为切入点,选取法国民法与德国民法为研究对象,以制度为起点,考察体现于制度之中的法......
我国的《合同法》第51条对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规定模棱两可,而与确定合同效力密切相关的物权变动模式的不确定更使其效力问题扑朔......
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是物权立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比较考察入手,进而阐释了我国立法基于民事立法......
当前大陆法系国家的物权变动模式可以分为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和债权形式主义.各国均采用一元化的物权变动模式,但我国《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已经实施,本文在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基础上,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别在文字下乡篇中......
无权处分制度因其内涵界定模糊以及所引起的法律关系复杂被称为“法律上的精灵”。文章以无权处分在不同模式下的内涵作为切入点,分......
无权处分涉及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涉及此种行为是否符合权利人的意志和利益,是否构成对权利人所有权的侵害等问题:文章试从......
本文通过对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所有权特别取得”一章中新增之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渊源、理论基础及法规内容的分析,来理解......
物权变动的实质是权利的交易,物权公示对提高交易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往往又不利于便捷交易。公示是否应该成为物权变动的构成要件......
预告登记的保全对象主要是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这类权利有遭遇"一物二卖"等中间处分行为的危险。其原因在于,此类权利无对抗第三......
剖析处分行为的本质——"处分权人一次性有效行使",理清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争议焦点,将无权处分置于共同的基础进行探讨——债权合......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认定,是一个需要众多民事法律制度配合,进行体系化调整的复杂法律问题.我国<合同法>将其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与......
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是不动产交易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这类权利有遭遇各种中间权利处分的危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类权利无对......
期刊
无权处分之所以被王泽鉴先生称为“法学上的精灵”,不仅在于其理论上的复杂性,还在于其牵涉到法律行为、物权行为、合同效力、善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