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从彦相关论文
宋初武将张琼为宋太祖的心腹将校,早隶赵匡胤帐下。史载“张琼大名馆陶人,世为牙中军。琼少有勇力,善射,隶太祖帐下。周显德中,太......
罗从彦受学杨时的全过程,前后共历时二十余年,但在很多论著中语焉不详。综合历代典籍记载以及罗从彦与其他师友、亲朋的活动经历,......
罗从彦是理学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思想主要反映在所著《遵尧录》中。该书主旨是以“祖宗故事”为当政者提供统治经验,主张遵守“祖......
罗从彦在道南一脉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道学大体承杨时道学对二程洛学阐扬的路向.罗从彦得杨时教导始终坚守儒家道统,与佛......
“道南一脉”一门三杰的为学要旨,由杨时的倡导至罗从彦而深化,至李延平而确立。从儒者的安身态度“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
罗从彦提出了仁体义用说,以体用关系的层面,肯定了仁道原则与普遍规范之间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他对道德与法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考察......
《四库全书》所收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豫章文集》卷十六《附录下》载有《答罗仲素书》一文,此乃胡安国佚信。罗从彦致信应在靖康元......
“程门立雪”语出《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说......
李侗在《豫章罗先生墓志铭》中列出的罗从彦著作篇目,是现存最早的罗氏著作简目,而现存的《豫章先生文集》卷一《经解》,实际上是......
罗从彦(1072—1135)是由“洛学”到“闽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理学思想上可追溯到伊洛之学,下可传续到朱熹的“闽学”,......
早期闽中理学指的是朱熹闽学产生和形成之前的福建理学。而闽学是就朱子学而言的,包括以朱熹为首及其门人在内的南宋朱子学派的思......
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二程、朱熹等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作为上承洛学、下开闽学的理学大家,罗从彦始终未......
【正】 一、李侗的生平事迹 李侗,字愿中(1093—1163),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因剑浦曾名延平,故又称延平先生。他的祖辈三代......
【主持人语】在北宋五子中,后学最盛者当推二程兄弟。正是通过程门弟子,洛学在北宋中末期至南宋这一宋明理学最为重要的传播期,成......
从“力求举业”到“只为真学”,李侗所产生的这个重大转变,一直是研究者颇感趣味的话题之一。透过李侗拜师罗从彦的投书帖,我们可以清......
【正】人们都承认,我国宋代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和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是一脉相承的。然而,洛学发源于北宋之中原,闽学则产生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