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待诏相关论文
如今,年终岁尾时,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些福利发给员工,比如双薪、购物券等,表示一年以来对员工辛勤付出的奖励。这个规矩,老早就有……像东......
穆益勤先生的《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一书辑录了大量明代宫廷及浙派画家的史料,是研究明代宫廷、浙派绘画的重要参考著作。但该书所......
歌舞夜宴曲终人散,画师顾闳中用细润圆劲的线条、浓淡适宜的敷色描绘了历史上盛宴的瞬间,以连环长卷的国画形式将其留存下来,《韩熙载......
近获新出唐代三王墓志拓本,兹依落葬时间先后,录其志文并试作考释如次.rn一 《唐故纪王李言扬墓志》rn(一)录文rn唐故纪王墓志铭并......
关于刘禹锡《陋室铭》的写作背景,有这么一则传闻。 公元824年暮春,被撤掉屯田员外郎的劉禹锡,正步履蹒跚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他......
因吴筠等人的推荐,李白怀着一腔热忱奔赴帝都长安。他是洋洋得意的,他来了,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降辇而迎,以七宝床赐食,并亲......
《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传世作品的摹本,为中国美术史上难得的佳作之一。画中反映的是五代南唐一个高官府上发生的真实场景,故此,长......
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生而外椎,幼不慧,在其父亲的悉心......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梦境”的阐释,不外乎是说诗人憎恨封建社会的现实,追求自由、理想的乐土。例如: ......
文徵明(1470-1559)家书九通,作于明嘉靖二年(1523)春夏间,反映了文徵明应贡赴京途中及入京后的生活境况。这九通家书除第一通是写给夫......
<正>"翰林天文"一职始见于后唐清泰年间,为五代、两宋翰林院中天文官的一种官称。由于现存史籍中相关记载较为混乱,甚至有抵牾之处......
翰林学士不仅长于词学,亦须擅书。作为近臣,他们是最了解皇帝审美趣味的人,其书法风格也多与皇帝保持一致。纵观中国书法史,历代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唐玄宗在内廷初设翰林院,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其非正式官署。另以文学之士为翰林待......
<正>唐代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同时在书法上,唐代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因帝王之重视,并以经......
<正> 一、翰林院的设置时间翰林院是一个供奉内廷的待诏场所,这种场所在唐初已有,而翰林院名称的出现则在玄宗即位初。但是,由于历......
为及时获得天象信息, 历代内廷中多设有相关的天文人员, 以备皇帝咨询. 唐宋时期此类人员多隶属于翰林院, 在唐代主要为天文类的翰......
<正>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曾官翰林待诏,人称“文待诏”。工诗书......
<正>文徵明(1470—1559)以书画诗文名世,但他的志向却在于求取功名,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从26岁开始赴乡试,直到53岁为止,先后......
【正】 中国皇家绘画艺术,源远流长,考察宫廷绘画活动,一条若明若暗的皇家专业绘画组织机构的发展脉络是有迹可循的。 传说有:“黄......
对于唐代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 ,后人的认识比较混乱 ,且往往混为一谈。经研究 ,可以认为 ,翰林待诏与翰林供奉并非如傅璇......
唐五代翰林职官可分为学士和待诏两类,前者参与中枢政务,后者以琴棋书画等伎艺供奉宫廷。从文士待诏、伎术待诏同处翰林院,到部分......
<正> 一、翰林学士产生的历史渊源及社会条件翰林学士出现于唐代中叶以后,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
<正> 国画是我国已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之一,民族色彩十分浓厚。其发展历史,仔细分析起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域性。五代时期的......
<正>学士之职,起源甚早.在南北朝时,南梁有文德殿学士,北齐有文林馆学士,都以校理、撰著及训导生徒为主要职掌.而唐代设置的翰林学......
一、中国古代的翰林及翰林制度“翰林”二字取文翰如林,人文荟萃之义。对于中国古代的翰林来说,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亦是当时......
<正> 翰林学士院制度的出现,是唐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德、顺、宪三朝终于成为定制。本文试图考察唐代翰林学士院的......
天宝元年秋,李白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唐玄宗的座上客,这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恐怕是惟一的特例。但仅仅一年多后,即......
五代两宋期间,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并在北宋徽宗朝其全盛时期,成立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历史上惟一的专门绘画学校即国子监画......
李白于天宝初入长安 ,任翰林供奉。但当今的李白研究者却有说李白当时为翰林学士。本文论证所谓翰林学士之说实不可靠 ,并辨析翰林......
<正> 在唐代初年,从事宫廷绘画的艺术家大多并非专职画家,如阎立德、阎立本皆为工部将作大匠、工部尚书。据《新唐书·百官志》:"......
【正】 唐末五代,中原混战,四川僻处西南,社会安定。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唐僖宗因黄巢起义,都曾由长安相继逃到四川,成都两次作为......
<正>一、开篇:感想点滴(一)美术史,本是"作品的历史"[1]。中国历史上的绘画书法作品,被欣赏,被观察,被置于特定脉络中予以解读,研......
【正】 王朝闻总主编、邓福星副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中写道"中主李璟耽爱文艺,恩宠画士,在前代基础上,将流散的画家召集到宫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蜀有'画院'或创建有'翰林图画院'为中国绘画史上有画院之始,几乎成了中国美术史学界公认的......
五代两宋时期的画院官赵险峰画院作为我国古代宫廷绘画的组织机构,在千百年间或盛或衰,或明或暗,隐隐不绝。统治者为了使这个机构笼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