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相当位温相关论文
使用1983年至1996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14年逐日平均2.5°×2.5°再分析的网格点资料对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进行了仔细研究......
梅雨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每年5-8月春夏之交出现的一段重要的降水时期。对于梅雨入梅、出梅时间的划分由于不同学者不同地方对......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Micaps的常规资料对2011年6月9日-10日发生在长江中游地区的突发性强对流暴雨进行初步诊断,并用WRF3.2进......
本文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对本次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属于典型的冷锋型沙尘暴。前期连续干旱,疏松......
使用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资料、6h间隔的NCEP(水平分辨率1°×1°)的fnl全球再分析资料、micaps观测资料,通过分析2011年......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湖南省2009—07—24~27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模拟结果为:暴雨中心位置以及雨强与实况基本一致,......
利用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8月4日19:00-22:00粤中发生的一次南海热带低压外围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大......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WRF,对2009年6月3~4日广东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过程发生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高......
通过对比多年5—9月逐日平均和1311号台风“尤特”登陆期间逐日平均的西南风分量,分析了“尤特”登陆期间的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特征,......
采用气象常规探空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学和诊断方法对福建省长乐市的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以......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1011号台风“凡亚比”粤西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机制,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Ncep1°×1°再分析资料和观测......
利用常规资料及EC、NCEP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9月7日福建省连续大暴雨天气过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区域暴雨、大暴雨过......
针对太行山东部地区2008年4月出现的2次酸雨天气过程,利用表征大气热力和动力学物理量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弱酸雨天气太行山区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加密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1°×1°再兮析资料.对2010年5周8曲日发生在浙南的一......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菲特"台风影响浙江时的暴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菲特"影响时温州、......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6年8月23日凌晨出现在兰州中川机场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暖高压带、700hPa......
为了提高沙瓦特指数(SI)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计算SI指数的新方案。在气块沿湿绝热线上升求解500 hPa气块温度过程中,当给定气压,温度......
利用气象探空资料和物理量场资料并结合天气学原理和诊断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次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不......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形势入手,通过对水汽通量、假相当位温、24 h变温、地面......
北京地区大降水(≥25 mm/d)天气有72%出现在7-8月份,其中直接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影响的大降水占46%,它们主要产生在西风槽与副......
利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研发的客观分析诊断图形系统,基于实际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实况,针对2003年8月25-27日发生在山东境内......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雨季首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空系统的有机结合,加上高空的良好配置,造就了这......
本文利用NCEP/NCAR1°×1°的逐6h再分析数据、气象常规资料,对2018年春季新乡一次罕见的大风天气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采用降水观测资料、高空及地面实况资料对2013年8月12日伊春地区南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高空低涡配......
本文采用降水观测资料、实况高空、地面资料以及红外云图和雷达资料反演等对2015年6月下旬伊春地区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侧站、地面加密自动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简称“7.21”过程)不稳定能量进行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格点资料,对2008年9月5日宁波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冷空气......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引发浙江沿海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湿位涡(MPV)和假相当位......
利用MICAPS实况探空资料对2017年6月5日出现在祁连山北麓的大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祁连山北麓较冷的西北气流受到地形的强迫抬......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2月20日~22日发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雪......
本文采用降水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实况高空、地面资料对2014年7月21日伊春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表明:高空辐散对应中......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区域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发生在山东省中北部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了......
华南前汛期降水包含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提高对这2种不同性质降水的认识及如何区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利用T106物理分析资料、地面与高空加密观测资料和TBB资料对2001年汛期一次非典型的梅雨锋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5月21日福建中部地区暴雨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位于水汽通量散度平流......
摘要 风云2E静止卫星资料的高时空分辨率和覆盖面积,可以比较直观地监测分析范围较大的暴雨和雷暴等对流性灾害性天气,由于水汽云图......
利用NCEP的1°×1°再分系资料和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分析2012年7月4—5日河南中东部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
利用实时观测资料和网格间距2.5°×2.5°、间隔6 h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7月淮河流域大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
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开封市2016年6月23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雨天......
利用2010年8月石家庄地基GPS反演的可降水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一次由副热带高压进退引起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中......
2012年8月受台风"达维"和"布拉万"影响,辽宁地区出现两次强度不同的暴雨天气。本文运用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台风路径资料、常规地面、......
利用NCEP/NCAR逐六小时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和水文站降水资料等,对2012年7月20—21日黄河中游发生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13年3月14日崇左市冰雹过程分析,找出冰雹发生的成因和冰雹预报的指标.并对数值预报做了验证。......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资料,从天气背景、水汽条件、层结条件、动力热力学特征等方面对2012年10月27~28日江苏一次大雾......
通过对2013年6月26日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及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此次暴雨过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中高纬经向环流引导南下的冷空气与......
梅雨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每年5-8月春夏之交出现的一段重要的降水时期。对于梅雨入梅、出梅时间的划分由于不同学者不同地方对......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主要的降水云型之一,它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比单一的层状云或对流云都要复杂,对于积层混合云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
用安徽省黄山气象站地面观测气象资料、美国NCEP全球分析FNL资料,对2013年8月17日黄山莲花峰雷电灾害进行气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