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相关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严峻,农业是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科学有效地核算分析水稻生产碳足迹尤为重要。......
量化分析作物生产碳氮足迹进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农业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本研究基于足迹理论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量研究长江......
紫云英作为豆科绿肥作物,因其本身可固氮且易腐解,翻压还田对稻田土壤环境和水稻生长产生影响。为研究翻压紫云英在轻度Cd污染稻田......
通过短期和长期试验相结合,研究减施磷肥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的影响。短期试验设置常规基施磷肥(P1)、磷肥减半基施(P2)和磷肥减半且基......
氮素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氮素流失加剧,氮肥利用效率......
为减少洞庭湖低丘平原双季稻区水稻化肥施用量,实现双季稻绿色栽培,本文采用田间试验,设置单施钾肥(T1),常规施肥(T2),氮、磷各减量20%......
紫云英还田和稻鱼共生是两种效果较好的土壤培肥方式,为探究紫云英还田耦合稻鱼共生对双季稻土壤养分和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为......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双季稻田常见病虫害的新型高效药剂,选用9种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明:9种药剂在中高浓度下对防治对象均可......
为探明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施用过氧化钙(Ca O2)对南方双季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设置不施Ca O2(CK)和早稻旋耕前一次性施......
为优化双季稻水肥管理措施,在福建省东部双季稻区设置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T0(对照,未施肥+常规灌溉)、T1(习惯施肥273 kg N·hm-2, 5......
[目的]探讨紫云英在水稻生产中的增产降镉(Cd)效应以及降Cd的生理机制.[方法]5年田间微区定位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任何肥料(CK)、翻......
长期秸秆还田背景下,集成几种养分高效利用施肥模式,研究其对红壤水稻产量、吸氮量和土壤地力的影响,为红壤区养分持续高效利用和......
紫云英绿肥因其养分含量丰富,具有固氮、活磷、增钾等优点,在我国南方稻作产区被广泛种植,用紫云英替代部分化肥不仅能保证水稻稳产增......
摘要:结合水稻生长习性,基于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提供的2019年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资料,以及双季稻生育期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
摘要 烘干是稻谷全程机械化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阐述了江西省稻谷产后烘干现状,分析了制约稻谷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因素,并提出了......
摘要 本文总结了华南双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安排生产季节、播种育秧、整地移栽、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内容,以......
摘要 稻田轮作制度是整个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合理、高效的稻田轮作制度,对于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恢复提高土壤......
摘要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杂交新组合,已经在苍南县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特介绍甬优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选取1961—2018年海南岛18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数据和最近10年双季稻关键生育期的资料,分析高温日数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
在素有“物华天宝”之称的江西,那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建国以来连续不间断向国家调出稻米的唯一省份,2012年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三,人均......
陈云是登高望远的经济战略家,同时是关注细节的经济管理家。 1981年1月,赵朴初先生观陈云打算盘照片,文思泉涌,奔赴笔下,作诗一首:“......
开栏的话: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15年改版方案中,本刊增设了“社会治......
天与地,是段距离;田与地,是份相依。 千年农耕,地与田似乎一体了。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只要有一丝可能,地大都被改造成田。诚如毛......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没有休假的概念,那时是工作第一,既没时间也没钱度假;到了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突然获得的长假,使人们在欣喜之余,似......
记者:江西省是产粮大省,但是地理情况复杂,江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如何? 吴罗发:江西省是全国13个产粮大省之一,水稻种植面积......
为探究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下的速效氮与缓控释氮合理配比,保证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实现水稻的清......
以湖南省典型双季稻区的土壤-水稻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田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稻系统镉生物有......
清洁生产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物质循环利用、污染物阻断减毒等为目的的生产技术体系,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
本研究在2014年明确光氮互作敏感性差异与产量稳定性的关系和筛选出光氮互作下不同敏感型水稻品种的基础上,2015-2016年分别以两个......
比较不同播栽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双季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分析早稻秸秆还田与播栽方式互作对晚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对稻田土壤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家,而水稻是南方大多省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提高和维持水稻的产量,我们需要通过施用化肥来供给水......
近年来秸秆资源利用率低,化肥使用过量,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对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造成影响。目前国内外秸秆还田以及......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水稻田也是重要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源。近年来我国南......
大气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是驱动稻田生态系统中甲烷(Methane,CH4)和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排放的主要气候......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作物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有机肥越来越不被重视。长期单纯施用化肥带来了土壤质量下降、作物难以持续高产......
气候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是影响当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因CO_2浓度的升高,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
学位
江西是我国重要的双季水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5000万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硅是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氮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农作物在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从群体、个体到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分子水平......
针对当前双季稻种植中大量施用氮肥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出现稀植化的趋势引发的产量不稳、肥料利用率低、碳排放......
旱涝急转是指水稻先期经历持续干旱,接着因一场暴雨以上的强降水或雨量较大的连阴雨致使迅速转旱为涝的天气过程,是我国南方和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