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宪草相关论文
9月,我们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经过持续近3......
摘要:妥协与谈判是立宪政治的精神所在,也是立宪是否能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民国初年的国民党在政体选择与宪法制定这两个问题上对袁......
域外宪政文化对多个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民国初期,国人从制度层面主动接受域外宪政文化,拟定的《天坛宪草》,以法律形式确认民主共和......
为了反击民国制宪中的右翼保守主张,推动民国第一部宪法的民主化,李大钊等领导的北洋法政学会以《言治》月刊为基地,围绕国会体制......
在立宪社会中,一元权力观获得了新的形式和载体,但其制导作用使宪法设计和运行仅仅是形式的耦合而不是观念的贯通。在《天坛宪草》......
一 上月底采访以色列大使马腾,他随口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最近十年来,以色列有九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些人全都来过中国。 为什......
泰国是世界范围内法治建设严重受挫的国家之一。 10月14日,泰国旅游部门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对澳大利亚媒体说,游客到泰国可以体验军......
“天坛宪草”之孔教入宪,既关涉最宏大的时代变换,又触及最微小之个体心灵,因此引起当时最激烈的立宪争议并泛溢于社会各界。本文......
<正> 现代国家一般均在其宪法上明文肯定基本权利的存在及其价值,但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并非是毫无限制的。20世纪以来的各国宪法往......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从此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在这条道路上......
学位
<正>一读者面前的这本集子,并不厚重,可我为此却断断续续花了八年时间。早在2006年秋,我抵达位于美国中北部小城安娜堡的密歇根大......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层面均产生了重大变革,各项变革与影响,历来已有不少论述,自毋庸赘言。唯关于历史发展与......
在国家权力安排上,《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没有体现出共和妥协精神,而是试图以议会的立法权制胜君权。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这种权力......
<正>目次一、引言二、民元的"孔教入宪"事件:一些背景三、孔教为什么不能是国教:经验性的研究四、宪法能够容纳哪些价值:规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