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关系相关论文
精雕细刻,十年磨一剑rn(1945-1995)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田桓主持的“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也是该......
为纪念七七事变 65周年 ,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七七事变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
二战后中日关系的进展可分为两国代表友好接触、群众团体友好互访、政府之间友好交往、邦交正常签订友好条约的四个阶段。其特点是......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日民间外交的研究逐渐被纳入学术界的视野。学术界一般习惯于把此类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的战后中日关系研究基本上在历史学领域中展开,但实证研究仍需进一步的努力。而日本学者注意到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采用,强调了......
<正>在国际关系史上,由于战后处理的"烂尾"化导致地区政治周期性紧张和国民负面感情郁积而成为问题者,唯一就是东亚的日本与中国、......
研究新中国外交,对价值性国际关系理论作复述意义的阐释和对国际斗争作意识形态的胜利性总结是较为常见的模式。这一方面是由于领袖......
<正> 日本战败投降以后,由美国对它实行了占领,日本的内政、外交悉由美国占领军掌握。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战争结束后在全世界......
<正> 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本文拟以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为背景,以中日民间往来为主线,对在中日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
由于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及日本政府的敌视态度,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关系处于不相往来的状况。为了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基于对"日本人民"的历史经验认识和意识形态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发展"人民间"贸易、协助日侨回国等"人民外交"政策。"人民外......
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追随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对华政策,该政策造成中日关系在战后发展停滞了二十年。本文力图通过对吉田茂的“对......
<正> 1972年9月中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正式恢复邦交,具有双重的历史意义。从中日双边关系来说,它宣告了1874年以来近百年之久的日......
本文利用访谈调查对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进行了考察 ,发现访谈对象中大多数人不喜欢日本 ,尽管他们对日本的某些方面也给予了明确的......
论“日台条约”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张茜红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夕,日本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日华和平条约”,台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影响下,中国政府给"人民外交"设定了推动实现中日国家间关系正常化的目标,为此尽力满足日本在贸易、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