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苦竹相关论文
本研究自 1992~1994年,引用J L Harper(1977)的构件结构理论和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四川缙云山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a)·在无性系立竹构件种群水平上,选择生境参数,无性......
研究了雅竹、斑苦竹、满山爆、茶秆竹、大节竹和孝顺竹6种竹的相对外径、壁厚率、秆重等干形变化规律,分析了这6个竹种全长随胸径......
依据Harper(1977)提出的构件生物(modularorganism)种群理论,将源于同一地下根茎的每一竹子视为一个构件。把斑苦竹竹子构件无性系种群的生活史小循环划分为8个阶段......
作者研究了斑苦竹后认为,当斑苦竹组合到青篱竹属Arundinaria时,其合法双名应为Arundinaria oleosa(Wen)C.S.Chao et G.Y.Yang.而A......
应用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对缙云山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斑苦竹竹笋-幼竹无性系种群的生存曲线介于B型与C型之间......
以贵州平坝县斑苦竹为试材料,对不同龄级斑苦竹生物量分配规律、构件生物量与调查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龄级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