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青少年相关论文
流动青少年犯罪数量近几年一直呈攀升趋势,已然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最大的一类犯罪,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流动式家庭中......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量农村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务工。受子女教育和家庭因素......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广东省内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体上看,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合程度......
研究主要以山西省晋中市护花工程社会工作站点为基地,采用行动研究的范式,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心理社会治疗理论以及萨提亚家庭治疗......
初一年级的流动青少年除了要适应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外,还需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以适应校园生活,顺利融入城市开展新生活。......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由于自身收入等因素的限制,经济欠发达地区......
〔摘要〕对870名流动青少年进行了父母教养方式、外化问题行为和冲动性的问卷调查,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流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
〔摘要〕探讨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对流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双系统(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805名流......
目的:了解服务行业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状况,为在未婚流动青年中开展性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中......
目的:验证虚拟现实技术减少流动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有效性以及沉浸感的中介作用.方法:将深圳某民办学校流动青少年33人(平均年龄13.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中学863名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进行分析,探究正向匹配效应在青少年同伴社交网络建构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指数族随......
因故到城市学习、工作,但仍是农村户口的15-20岁青少年群体,被称作流动青少年。他们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特殊人群,由于迁......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随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城市流动青少年群体。他们对城市环境与生活的适应关乎社会的安定和......
流动青少年歧视知觉是一种因自己所属的群体资格而受到区别对待,引起被排斥感的知觉。研究它与自悯与孤独感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其......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目标是指干预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包括对预期目的重要程度认知、需要程度体验以及行为倾向。心理干预方法......
社工A问:我跟进的项目是刚落地的新项目,项目任务书要求我们做流动青少年服务,但落地社区居委会希望我们做更多老年人的服务,否则......
借助世界卫生组织和人口基金会在中国实行的“第七周期”项目平台,开展实地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存在从......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流动青少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政府组织与社会各阶层的态度与反应各异.从现有的政府和社会对流动青少年所提供......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人口由1982年的657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2.79亿人,在此进程中农民工举家搬迁的......
摘要:城市化进程使迁入城市的外来工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外来人口及其子女在给城市带来活力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来沪青少年的管理服务水平,满足来沪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需求,闵行区委、区政府把对社区流动青少年实施全覆盖管......
为掌握当前全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深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述,任何人都需要情感支持,以满足他们被爱、被尊重的需求;对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流动青少年来说,情感支......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匮乏、农业劳动的比较效益较低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等原因,农村青少年大量流入城市,16岁-23岁的流动青少年在庞大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于2007-2008年期间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郑州、......
分析了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主要风险,梳理了其在“需求唤醒”、“服务利用”和“服务评价”三个阶段服务利用的支持性环......
“加强政府与社会对流动青少年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开展校内职业生涯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措施,让流动青少年能在完成义务教......
目的了解并分析广州市流动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UCLA孤独感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对广州市36......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城市生活;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9 — 0130 ......
探索家庭因素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805名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进行问......
近年来,家庭化流动导致了大量流动青少年,其适应与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对武汉市402名流动青少年的调查,以生态系统......
家庭作为一个微观情境,其互动沟通的程度会影响到子女的情感行动,且高度的情感能量会获得丰厚的情感投入报酬,因此家庭中的情感互......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的295名流动青少年进行测查。探讨重庆市流动青少年学业成绩对情绪不平衡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
流动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明显的弱质性:总体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性病与避孕知识缺乏严重;对早恋和对婚前性行为......
未婚流动青少年是生殖健康领域内的高风险人群。对1255名未婚流动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贫乏、来源缺......
目的:初步了解成都市流动青少年吸烟饮酒现状。方法:利用自行制定调查量表,采用现场自填的方式,调查成都市农民工子弟学校一红花学校一......
真正的富有并非对财富的占有,而是内心的充实;真正的贫乏并非物质的匮乏,而是来自内心的空虚。实习已经结束,留给我的有爽朗的笑声,也有......
在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青少年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切入,对城市流动青少年群体的共同特征、面临的问题、......
目的构建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素养评估体系,为科学评价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素养提供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方法研究团队通过......
目的:探讨简版ZKPQ人格问卷(ZKPQ-50-CC)在流动青少年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为研究流动儿童幸福感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整群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国0-17岁的儿童总量为27891万,其中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达到3581万,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3个......
无论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还是考究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高低,教育的公平都是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标准。由于历史阶段的区别以及......
受城镇一体化的影响,我国流动青少年数量逐年增加。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会对个体造成心理创伤,严重者会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研究表明......
流动青少年因跟随父母在外求学、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体验经历,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呈现出低自尊、缺乏支持系统等困境,但目前国内......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在流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建立15个QQ群和一个宣传网页,开展为期6个月的在线健康......
流动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他们的迁移和流动使其生活模式、生活习惯等均会受到都市生活的极大冲击,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