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薄带相关论文
对Fe78Si9B13非晶薄带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试了非晶薄带叠层板材对高能射线(热中子及60Co、137Cs2种γ源射线......
期刊
TiNiCu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具有窄滞后、响应速度快、优异的抗疲劳性能、阻尼特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在微机电领域具有很大应用空间。......
非晶薄带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高机电耦合系数、低损耗等磁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电力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Fe0.58Co0.42)73Cr17Zr10非晶薄带,并对该合金进行等温退火。用XRD、AFM、VSM研究退火温度对(Fe0.58Co0.42)......
巨磁阻抗(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效应具有灵敏度高、反应时间快、敏感元件体积小等优点,从而更符合现代传感器的性能要求,可广......
该文研究了Co基非晶薄带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首先从螺线管电流驱动方式这一特殊形式推导了测试电路两端感生电压的变化,这是导......
锆基非晶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等特点,通常作为结构材料、微型组件以及耐蚀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航空、......
分析巨磁阻抗效应的物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寻找和制备具有更好巨磁阻抗效应的材料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围绕这一目的,该论文分别......
概述了Ti50Ni25Cu25合金非晶薄带的制备方法,结晶热处理后的相组成、微观组织演变、织构变化和相变过程,并介绍了Ti50Ni25Cu25合金......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 mm、厚25μm的Fe78Si9B13非晶薄带,并研究了限流电阻对Fe78Si9B13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及磁感应效应变化幅......
基于急冷凝固技术制备的非晶合金尺寸局限性,拟通过爆炸焊接手段对薄带组进行面复合,以获得块体非晶合金.针对薄带组爆炸焊动态响......
采用甩带快淬法制备了FeNi基[(Fe50Ni50)77.5Cr0.5Si11B11]软磁非晶薄带,测试与分析了FeNi基合金薄带的微结构、静磁性能和磁阻抗.结果......
利用热电偶、红外热像仪和热电阻等多种测温方法测量了电脉冲处理过程中试样的温度.结果表明,在电脉冲处理过程中,除卡具附近约5 m......
利用铁基非晶薄带的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位移传感器。介绍了铁基非晶薄带的磁敏特性、处理方法及位移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并......
从纵向厚度和横向厚度两个角度介绍了非晶薄带厚度控制研究情况.纵向厚度方面,喷嘴间隙、冷却辊转速、辊嘴间距等工艺参数是主要影......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Co58Fe5Ni10Si11B16非晶薄带,沿非晶薄带轴向施加800A/m纵向磁场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Co58Fe5Ni10Si11B16非晶薄......
非晶材料的高强度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导致爆炸复合制备非晶块体时下限较大而上限较小,使得焊接窗口较窄。通过对非晶薄带涂嘲以降低......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3.5B9非晶薄带,且对薄带进行了退火处理和金相分析,并研究了退火工艺对非晶薄带SI效......
在流动气体中,用焦耳热退火方法研究了单辊快淬技术制得的Fe36Co36Nb4Si4.8B19.2非晶薄带经32A/mm2电流退火10 min的巨磁阻抗效应.......
利用单辊快淬法制备宽0.35 mm,厚0.033 mm的Fe76Si7.6B9.5P5C1.9非晶薄带,具有明显的纵向巨磁阻抗效应,最大磁阻比达到754%.氮气保......
研究限流电阻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及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随着限流......
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和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励磁信号为正弦交流电时,线圈感应电......
根据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要求,结合高速旋转机械的特点,对高速卷带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速卷取辊简装置进行了......
研究了两段式焦耳处理对Co71.8Fe4.9Nb0.8Si7.5B15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第1段电流密度为15A/mm^2、第2段电流密......
通过J-Quenching技术在低冷速(低于1000K/s)下制备出块体尺寸达2mm的Fe80P13C7非晶态合金。通过阳极极化曲线测试以及对样品在lmol/L的......
研究了频率为40kHz时,线圈匝数、薄带长度和励磁电压幅值对经300℃×1h退火处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及......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以及退火工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
采用熔融抽拉法和单辊急冷法分别制备了Co68.25Fe4.5S12.25B15非晶丝和薄带。测量了制备态下两者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发现非晶丝的GMI......
利用单辊熔淬法制备了FeZrNbBCu非晶薄带,然后通过非晶晶化方法得到纳米晶合金.研究了FeZrNbBCu非晶和纳米晶合金的磁性能与温度的......
通过比较Finemet金属非晶薄带,在较低退火温度(450℃、500℃、530℃)下矫顽力Hc、剩磁Br以及损耗Ps的差异,得出关于其软磁性能优劣的结......
通过对焊接界面进行传热分析,计算出急冷后融化层温度低于非晶合金材料的晶化温度,论证了采用爆炸焊接方法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可以使......
研究两种不同成分具有较大过冷液相区的四元合金Zr65Al7.5Ni10Cu17.5和Zr65Al10Ni10Cu15非晶和晶态薄带吸氢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薄带......
利用LS-DYNA对非晶薄带组爆炸复合冲击动态响应进行分析,获得层间碰撞速度、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等响应量。通过对涂层与无涂层的薄......
主要研究了Al86Ni9Y5非晶薄带与纯铝的扩散焊连接工艺及其连接界面的原子扩散情况。实验采用真空急冷甩带法制备出带厚为50μm、带......
本文研究了复合焦耳处理对Co68.15Fe4.35Si12.5B15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前段电流密度10A/mm^2,后段电流密度3......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诸多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其在民用及国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急冷凝固制备手段的冷却速率约束,使......
为了获得良好的非晶态材料,文中对熔体旋淬法制备Cu-Zr-Al非晶薄带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氩气流量和辊面速度对带材成型的影响,......
研究频率、磁场强度、薄带长度和退火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磁阻抗随着频率的升高和薄带的加长......
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的影响因数。结果表明,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测试频率为30......
研究了频率、磁场强度、线圈匝数以及退火对Fe78Si9B13非晶薄带的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抗随频率的升高和线圈匝数的增多......
研究了Fe78Si9B13非晶薄带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频率......
为控制非晶薄带成型机转辊表面附加径向跳动度,运用动力学的观点对转辊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建立了其动平衡试......
对Fe78Si9B13非晶薄带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试了非晶薄带叠层板材对高能射线(热中子及60Co、137Cs2种γ源射线......
期刊
<正> 一、简述 非晶薄带制取过程喷嘴与水冷辊之间的间隙测量与自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制取非晶带及影响非晶带的......
本文结合非晶宽带制带实际,针对现行的平面流铸造(PFC)技术,根据理论推导关系式,系统研究了各主要制带工艺参数,诸如冷却辊表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