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播相关论文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
张仲实六十余年矢志不渝地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在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出版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作出了诸多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被赋予的民族性格,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理论接纳、实......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并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伟大建党......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媒体格局、舆论环境向着更深层次变革。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发射器和放大镜,衍生出多样的媒体类型,吸引了众......
河源是全国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村武装,开展农民运动的地区之一,是最早爆......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
学生群体既是五四时期新思潮传播的主要受众者,也是新思潮的主要传播者。他们借助这一时期兴起的制度性媒介——报刊杂志,接受并传......
传播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目前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
1920年5月1日前后,李大钊在多个有影响力的报刊发表了《"五一"(May Day)运动史》一文,开启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传播同中国工人运......
李达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驱和奠基者。在民族危机之时,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唯一真理。虽历经挫折与艰辛,新中国......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合法出版的党报,以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使命,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结合的原......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发生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
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这一机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书社的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毛......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作为在新疆工作的一百多名共产党员的领导中枢,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推动了新疆经......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以从当前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来调查马克思主义理......
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特殊贡献.其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演讲、戏剧表演、歌咏表演、张贴反日墙报与抗日......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指1916年袁世凯下令废除帝制,取消洪宪年号,“复位”大总统,到蒋介石于1927年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
本文对李达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达成为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先驱之一。......
20世纪初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一。从1920年2月陈独秀由北京来到......
摘要: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是过程性的存在,都经历着从起源到成熟再到衰亡的演化过程。马克......
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近2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课程调整、改革过程中要解决......
在1900年至20世纪30年代国内出版的涉及早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汉译日文图书中,并没有发现转译自日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经......
马克思主义从被“附带涉及到”,到后来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与李大钊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自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局势,开辟了传播范畴,丰富了传播方式,提高了传播效能,使得大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类......
在新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改革开放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面对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马......
解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必须首先弄清楚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而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首先来自于马克思。理解和把握本真的马克......
作者简介:谢佳奇(1982-),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当前高校研究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及研究主要的......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和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的经济......
萧超然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国政党与政治的教学与研究,积极倡导和发展以北大"校史"研究为基点的五四新文化、......
1922年10月23日,国共合作刨办的上海大学成立。1922-1927年的上海大学,作为南方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培养我党及中国革命人才的高等......
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也是学术宗师,被称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在美学、逻辑学等领域也很有创见。......
中共在延安的13年,不仅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13年,更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辉煌13年,是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其中国化转型的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伴随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强调当代......
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逐步深入、党团组织科学引导和工农运动蓬勃开展的有利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间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涉及历史分期、队伍组成、传播途径和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特点等方面。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传......
【摘 要】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众多社团中存在历史最久、分布最广、分化最明显的一个社团。少年中国学会本身虽非专门研究、宣......
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纵观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的历史路径,认为大体可分四个阶段:早......
介绍了"文革"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作用。认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重视全面......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更加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也更加丰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
1921年7月的中共建党已有无数研究和诠释,但“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在百年视域中如何更加深入理解这一伟大时刻无疑有相当多的......
谭平山一生致力于发展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创办了《新潮》、《政衡》、《广东群报》、《劳动与妇女》等优秀报刊;还曾带领广大的有志......
重视民族问题,关注并支持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为组织发动各族人民积极参加民族解放事业,中国共产党通过培......
从"4R"到"SAT-4融",从"人的主体""认知理解""融合求变""认同价值"入手,实现主体、内容、方式、效果的融合,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融......
瞿秋白的《现代社会学》作为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转译作品的历史意义已得到公认。通过LDA主题模型技术详细比较二者的文本......
陈独秀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中国点燃了民主、科学之火,推动思想解放、文化重建,进而引发一场思想文化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