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糖转运蛋白在南方根结线虫寄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根结线虫危害多种作物,南方根结线虫病害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南方根结线虫与寄主作物互作的相关机制,对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SWEET糖转运蛋白家族具有转运糖的功能,参与多种病原微生物与植物互作过程。本文通过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拟南芥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GUS和YFP标记等相关试验研究了拟南芥SWEET糖转运蛋白在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过程中的响应情况,利用酵母单杂交方法筛选了南方根结线虫体内与拟南芥植物AtSWEET1基因互作的蛋白质,并分析了其功能。另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分析了大豆SWEET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在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具体研究结果为:1.SWEET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在南方根结线虫与拟南芥和大豆互作中的表达变化:拟南芥的SWEETs糖转运蛋白家族有17个成员,根据酸性品红根染色的结果,接种南方根结线虫6天的时候,在拟南芥体内线虫处于在向取食位点移动的阶段,有一部分已经建立了取食位点;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2天的时候,侵入的线虫发育至“腊肠状二龄幼虫(Sausage-J2)”阶段;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8天的时候,线虫发育至“球形线虫(Globose)”阶段。根据qPCR结果,在接种后第一天,AtSWEET4、AtSWEET6和AtSWEET12诱导表达,其中AtSWEET4的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表达量的12.87倍;在接种后第3天,AtSWEET2、AtSWEET3、AtSWEET5、AtSWEET10和AtSWEET12被诱导表达,其中AtSWEET5的表达量达到对照组表达量的29倍;在接种后第6天,AtSWEET2、AtSWEET5和AtSWEET12的表达被诱导,AtSWEET5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6.86倍为其中最高的;在接种后第12天,除AtSWEET1和AtSWEET15外,拟南芥其他15个SWEET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下调表达;在接种后第18天,AtSWEET1、AtSWEET3、AtSWEET4、AtSWEET6、AtSWEET9和AtSWEET10的表达量上调,其中AtSWEET4的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组表达量的27.51倍。大豆有52个SWEET糖转运蛋白,根据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根染色的结果,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第1天时,线虫开始侵入大豆根;接种第3天时,线虫在线虫根内部迁移;接种第6天时,线虫形体增粗,建立取食位点并且所在位置附近根部肿大;接种第12天时,多数线虫发育至“腊肠状二龄幼虫(Sausage-J2)”阶段;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第18天时,线虫发育至“球形线虫(Globose)”阶段;接种第24天时,根内出现雄成虫;在接种第30天时,拍摄到雄虫离开根组织的照片。根据qPCR结果,大豆根内的SWEET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在接种后的不同取样时间点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检测了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的大豆茎、叶、花、豆及豆荚的表达量变化,35个基因得相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南方根结线虫在拟南芥根中的侵染和发育情况:在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拟南芥突变体atsweet10a、atsweet11a、atsweet12b、atsweet13a、atsweet14a、atsweet15d、atsweet11a12b、atsweet12b15d和atsweet11a12b15d第18天时,通过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根染色方法分析南方根结线虫在拟南芥根中的侵染和发育情况。在突变体植株中,线型二龄幼虫和腊肠状二龄幼虫的比例比对照组高,而球形幼虫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低。突变体植株atsweet10a、atsweet12b、atsweet15d、atsweet12b15d和atsweet11a12b15d上的根结数量较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atsweet11a和atsweet11a12b上的根结数量较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显著。GUS染色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拍摄atsweet11a、atsweet12b和atsweet15d基因融合YFP蛋白植株,在根结附近atsweet11a、atsweet12b和atsweet15d基因较其他部位具有明显的表达。3.线虫中与拟南芥AtSWEET1基因启动子互作的蛋白筛选情况:通过酵母单杂交试验,筛选出26个酵母单克隆,从中获得11条与拟南芥AtSWEET1基因互作的线虫蛋白序列,利用SignalP-5.0(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和TMHMM 2.0(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在线软件以及WormBase(https://wormbase.org/#012-34-5)数据库分析,预测Mi-7、Mi-8、Mi-10和Mi-19可能为分泌蛋白。综上,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引起了植物体内SWEET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特别是在根结线虫侵染形成的根结部位表达量明显增高。预测线虫中有相关蛋白与拟南芥AtSWEET1基因启动子互作,参与线虫与拟南芥的互作反应。
其他文献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塑性高、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航海船舶、汽车、高速动车及其它机械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铝合金材料在腐蚀性环境中往往会很容易形成电化
电磁诱导透明(EIT)现象最早在量子系统中被发现,其原理是量子间发生了相消干涉,导致本来应该被材料吸收的电磁波可以透过材料进行传输。这种现象存在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因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为满足海量终端连接对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的要求,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在宏蜂窝网络范围内大规模部署低功率节点,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由于移动网络流量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各类型基站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低负载状态,这就导致了严重的能耗问题,在此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以三元组形式描述了客观世界中的概念、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为自动理解海量信息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表达形式。在使用大规模知识获取方法构建的知识图谱中通常存在大量关系缺失问题,如Freebase中71%的实体缺少出生地相关信息,Word Net和NELL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词性、父母等关系缺失,缺失的关系会降低下游应用任务的精度。知识图谱补全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自动补全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为了经营决策科学有效,并且解决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非效率投资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公司治理机制的科学与否主要在于以
本课题以遭受攻击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为被控对象,分别考虑了攻击引起拓扑图随机切换、欺骗攻击等情况,结合图论知识、切换控制方法、输出反馈控制方法、事件触发控制方法,研究其安全单组协同控制和分组协同控制问题。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一类通信拓扑遭受随机攻击且部分状态不可获得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切换控制策略,实现了安全一致性控制。由于攻击导致拓扑图的随机切换,采用马尔科夫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种传病害,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ctrulli),主要为害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发病重等特点,严重限制了瓜类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典型的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菌核在核盘菌的生命周期和病害循环中作为一种休眠和存活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micro RNA-like RNA(mil RNA)作为非编码small RNA的一种,在真菌的发育和致病性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真菌菌核的发育与复杂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调控相关。因此,本研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保证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对于企业来说,其进行稳定投资、保持持续成长的重要前提是拥有充裕的资金流。然而,身处
农民合作社作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载体,承担着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农民竞争力、提高农民收益等重要任务;并且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发展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是实现农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