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创业课程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与依托,课程实施效果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与感受者,他们的反馈是课程评估的重要考量角度,也是教学质量评定的关键指标。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当前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推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借鉴其他学者编制的课程满意度调查量表,我们探索编制了包括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内容形式、考核评估四个维度的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在试测、完善后,选取有效样本414个,对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现状进行量化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相对理性;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配合,主题讲座、创新创业竞赛成为第二课堂的主要开展方式;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估方式多样,基本满足学生需求;课堂教学氛围良好,重视交流互动;学生在课程学习后,感到有所收获。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总体实施及各维度满意度均值在3—3.5之间,学生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课程管理、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队伍、课程考核。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学历、学科类型、学习兴趣变量在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内容形式、考核评估、总体满意维度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与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内容形式、考核评估四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合学生访谈,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学生满意度,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高校应该贯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管理;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丰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形式;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其他文献
网络流量是反应网络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网络流量的性质建立合理的模型预测网络流量,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在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网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起一直稳步推进,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但目前我国尚存有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两条轨道并行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任务就是利率并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长期内容,其深刻地改变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经营绩效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尽管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程度对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影响
学位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计算方式,云计算通过KVM等虚拟化技术以及OpenStack等资源调度框架将海量的计算资源抽象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云计算资源分配是云计算研究的重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而另一方面却出现部分综合性大学对本校教育学院的裁撤合并现象。“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该何去何从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一个学院质量如何、发展如何可以由该学院学生从接受教育获得的效益来体现,并且从学生对所获得效益的评价大致可以体现出其对该教育培养的态度。因此本研究将视角锁定在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高校本身乃至学院来讲,大学治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近年来,以科技作为支撑的知识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转化的大学更是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历史性任务,在大学治理这一方面则要求着手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双一流”建设政策也于今年正式落地,各高校在政策的推动下更加重视内部治理的完善。本世纪,
小额信贷是政府或者金融机构以信用作为评价标准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小额度贷款服务。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兴起,小额信贷慢慢渗入到我们生活。然而,各个金融机构在获得消费信贷带来利润的同时,往往不能忽视其中暗含的信用风险。于是,个人信用风险的识别和信贷风险的管理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关于个人信贷评分模型,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方法有:专家模型、机器学习、线性规划、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其中,Logistic
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转移人口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支柱,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转移人口问题,但为了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权益的政策措施。由于农业转移人口与普通城镇居民地位差异造成的待遇和福利的差异,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权力的缺乏。该权力的实现关系到广大农业转移人口的切身利益,是农业
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中国已经兼具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母国的双重身份。在全方位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以“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融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新导向。传统“中国制造”主要凭借廉价劳动力、资源等低成本优势被动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创造了多个中国奇迹。然而,当以工业4.0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掀起序幕时,“
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中国不同地区、城乡、社会阶层之间的收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根本社会和经济制度,它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它是社会进步文明的突出特征。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先后建立了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体系,使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对比城镇,农村社会养老遇到的瓶颈和问题更加突出,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从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入手,进一步研究探讨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