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探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13.3%,并且其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血尿酸升高不仅会导致痛风,还与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和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相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尿酸排泄对维持体内尿酸平衡有重要作用,肾脏负责大约75%的尿酸排泄,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深入研究肾脏排泄减少的危险因素对高尿酸血症的精准防治意义重大,然而,目前鲜有研究调查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状况,同时,该型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报道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现况,并着重研究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基于全国8省10个地区多民族(汉族、壮族、朝鲜族、傣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自然人群的两次横断面调查(基线和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社会学资料、一般生活习惯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高尿酸血症定义为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 mol/L,女性≥360 μ mol/L;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定义为符合高尿酸血症且尿酸排泄分数(FEua)<5.5%。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患病率按照性别年龄进行标准化;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使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影响FEua的相关因素。结果:1.高尿酸血症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本研究基线调查共纳入17459名受试者,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标化患病率为17.3%,男性为24.5%,女性为9.8%。在本研究涉及的6个民族中汉族患病率最高为23.4%,哈萨克族最低为3.5%。随访研究共纳入6032名受试者,男性、高血压、甘油三酯(TG)异常、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肾脏尿酸排泄减少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 OR 为 3.870(95%CI:3.292-4.548)。2.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患病现况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肾脏排泄减少型占58.6%,正常尿酸受试者中肾脏排泄减少占比为26.4%。3.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1.877,95%CI:1.545-2.280)、高血压(OR=1.272,95%CI:1.084-1.677)、TG 异常(OR=2.395,95%CI:1.917-2.992)、超重(OR=1.555,95%CI:1.221-1.980)或肥胖(OR=1.836,95%CI:1.404-2.401)、糖尿病前期(OR=1.443,95%CI:1.131-1.842)或糖尿病(OR=1.537,95%CI:1.217-1.943)以及肾功能异常(OR=2.602,95%CI:2.017-3.357)。在尿酸正常的受试者中,导致肾脏排泄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1.471,95%CI:1.288-1.680)、TG 异常(OR=1.290,95%CI:1.075-1.548)、超重(OR=1.339,95%CI:1.156-1.550)或肥胖(OR=1.503,95%CI:1.265-1.785)以及糖尿病(OR=1.277,95%CI:1.086-1.500),而较高的年龄(40~54 岁:OR=0.636,95%CI:0.504-0.803;55 岁~:OR=0.536,95%CI:0.426-0.674)降低正常尿酸人群中发生肾脏排泄减少的风险。正常尿酸人群中,FEua与中国内脏脂肪沉积指数(CVA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甘油三酯血糖(TyG)指数呈负相关,与平均动脉压(MAP)、葡萄糖排泄分数(FEglu)和尿pH值呈正相关,男性相对于女性FEua减少1.047%(95%CI:-1.241--0.854)。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FEua与eGFR呈负相关,与MAP、FEglu和尿pH值呈正相关。正在饮酒和摄入很多肉类食物分别增加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为135.6%(95%CI:1.601-3.468)和 107.0%(95%CI:1.269-3.377),而每天饮茶可以降低患病风险为 57.1%(95%CI:0.290-0.634)。结论:1.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标化患病率为17.3%,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存在地区、民族、性别和年龄的差异。2.肾脏排泄减少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占比为58.6%,在正常尿酸中的占比为26.4%。3.在正常尿酸或高尿酸血症中,尿酸排泄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都包括男性、TG异常、超重或肥胖以及糖尿病;在正常尿酸中,CVAI及TyG指数与FEua负相关。这提示改善内脏脂肪以及胰岛素抵抗将带来肾脏排泄尿酸的获益。4.饮酒和摄入大量肉类食物是肾脏排泄减少型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日饮茶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脑是高血压早期影响的靶器官,其结构受高血压影响可出现变化。相较于灰质损伤,高血压与脑白质结构损伤更相关。本研究目的为探讨高血压患者大脑白质纤维微结构完整性及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变化。并通过对白质纤维的弥散参数以及WMH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出
学位
背景冠状动脉分叉部(CBR)多边汇合区(POC)是否遵循Murray′s定律尚未阐明。作为各血管节段的汇合区域,POC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而恢复该区域的天然形态是优化冠脉分叉病变(CBL)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目标。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冠状动脉分叉部POC区域的形态特征与几何模型,为优化CBL的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可排除心血管疾患、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200例为研
学位
目的: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预测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方法:1、基于瘤内影像组学的NSCLC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预测回顾性收集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行胸部薄层对比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扫描,表
学位
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属于正当化事由,其正当性依据是社会团结义务。在合理使用已公开个人信息的成立条件中,已公开的个人信息是指不特定的人均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的信息,此处的公开不限于信息主体自行公开的情况,但必须是合法的公开。在个案中,已公开个人信息的范围会受到行为人的身份等场景要素的影响。合理处理要求后续处理的目的和用途不能超出信息主体的合理预期,处理方式符合比例原则,且不会影响信息主体的重大利益。在具
期刊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住院时长(length of stay,LOS)的影响因素,构建LOS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OS是否小于12 d将患者分为两组:LOS<12 d组及LOS≥12 d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OS≥12 d的因素,得出独立危
学位
研究背景:连接黏附分子-C(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C,JAM-C)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维持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调控细胞的迁移、归巢和增殖过程。多数学者认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滋养细胞来源的综合征,表现为胎盘形成不良,滋养细胞侵袭子宫螺旋小动脉不足。那么JAM-C是否在正常妊娠和PE的发病过程中调节滋养细胞的分化和迁移功能呢?研究方
学位
<正>数字经济是以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工具,建构起围绕金融机构、社会企业、消费者的产业运营模式。特别面对分工日益细化、市场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区域产业集群若要形成经营模式、供应链要素、信息资源、物流资源的协同发展,必然要引入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网络交易渠道的数字经济模式,构建起产业链全链路的供应链体系、协同网络服务体系,结合数字化信息传播与营销平台,对现有的产业集群企业类型、产业
期刊
刑法在历次修改中逐渐完善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但在实务中还存在适用难题。侵犯已公开信息的入罪标准不明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前置性规定不明,入罪的行为方式也不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区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分别明确其入罪标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前置性规定进行说明,解决适用冲突问题。根据前置法,完善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方式中,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也纳入该罪名。
期刊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探索其生态系统格局和演变特征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2000—2020年黑颈鹤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进行分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其格局总体演化特征及空间转化情况,分析了主要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20年间黑颈鹤保护区6大生态系统变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0—2010年,主要表现为森林、草地、湿地与农田
期刊
目的:探究腹外疝修复术后因手术部位的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引起补片移除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预防腹外疝修补术后补片移除的发生,减少患者不适与经济负担提供合理循证依据。方法:按照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06月至2020年09月期间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通外科确诊为腹外疝,并接受I类切口修补术后发生因SSI行补片移除的患者,与同时期(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