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数稳定问题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直流输电系统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半导体全控型器件的技术进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能源接入,远距离输电,城市配电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一个多参数、高维度、强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系统参数,需要根据系统条件和工程经验进行调整。但一些系统难以通过参数调试来获得系统的稳定性。在参数整定方面,还缺乏系统化的数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关的工程应用。获得稳定的运行点和渐进稳定区域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和进一步优化的前提,本文以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小信号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来研究满足稳定性约束条件下的单一控制参数整定,和多控制参数同时整定的问题。
  首先,本文对与有源交流系统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进行建模,分部分建立了逆变器及所连交流系统、整流器及所连交流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直流部分的非线性模型,结合状态空间法在系统平衡点进行线性化,获得其小信号模型。
  在建模基础上,本文对小信号稳定约束下的单参数整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劳斯判据,将小信号稳定约束条件,转化为单参数变量满足的一系列不等式组。解析求解该高维不等式组非常困难。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求取满足不等式的解。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和状态矩阵特征根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参数进行了检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多控制同时整定更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同时系统稳定运行点附近需要具有一定的渐进稳定域来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因此,本文对大范围稳定约束下的多参数同时整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所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算例中同时整定的控制参数为16个。本文利用克拉索夫斯基方法获得系统需要满足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利用解析方法求取系统渐进稳定条件非常困难,因此,本文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生成大量随机点,并在随机点处满足渐进稳定条件来近似解析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求得的参数值进行了检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方法对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参数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后续的系统其他指标的优化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输电线路的研究趋于成熟,而配电线路作为用户端架空线路范围大、分布广,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配电线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在配电线路发生的事故中,雷击事故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因雷击造成的配电线路短路、断线等跳闸事故已经占到配电线路总事故的50%-70%,所以正确认识、评估及预防雷电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研究了不同防雷配置下的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的工
学位
变压器作为最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变压器绕组变形在所有类型的变压器故障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损坏变压器固体绝缘,造成绝缘击穿事故。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变压器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绕组电容、电感参数;利用Simiulink软件建立了三相变压器分布式参数等值电路模型,模拟实际电网运行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仿真模型结构合理、精确度高,为后
学位
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可靠工作保证了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随着智能站的发展,复杂的智能设备、网络化的光纤链路、标准化的通信模型给智能站运维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智能站的多源异构数据统一管理和运用难以实现。针对海量的继电保护设备缺陷数据,检修运维人员缺乏有效的缺陷数据分析方法。另外,智能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诊断也较为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减少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缺陷,实现二次回路故障诊断为根本目的
学位
多回大容量直流异步外送、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使得区域电网呈现显著的低惯性特征,其网架结构蕴含了复杂的稳定特性。长期以来,在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中忽略了系统惯性的影响,且基于完整的同步电网条件对备用需求进行设置。对于直流和新能源高渗透的低惯性电网,一方面,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加剧了运行方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多类型交直流故障使得故障分析数目大为增加。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掌握新能源高渗透型电网的惯性特性,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测试通常由专用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来完成。大量调试现场的反馈信息,特别是针对保护单体的调试反馈信息,表明使用现有的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来完成保护装置的单体调试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以及时间,而且,利用现有的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无法完成对保护装置的通信一致性检查。  为提高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测试效率和测试效果,测试过程标准
随着多项新能源和常规电源打捆联合外送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送端区域电网将形成多类型电源互补且交直流混联的新特点。新能源渗透率的大幅度提高,对交直流混联送端电网的安全稳定特性将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针对多能互补交直流混联送端电网,从暂态稳定性的角度,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方案、电源组织方案和新能源极限消纳能力等三个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分析了规模化新能源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和并网点方案下送端电网的特性。提出了
我国东北地区源荷供需矛盾突出,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和负荷增速的不断下降加剧了电网的供需差异,调峰问题愈加严重。东北地区供热期热电机组以热定电方式运行,电网低谷调峰极其困难。为解决电网调峰难问题、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布多项政策开放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鼓励机组及其他可控负荷参与调峰。目前主流的调峰方案均存在环境及运行效率等方面的不足。利用储能技术的电能双向流动、能量时移及灵活调节的特点,能够
学位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正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迈进。“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现,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各方资源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数据。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现成的电力网络作为通信信道,大大节省了建设信道的投资,具有天然的网络通道资源和应用的灵活便利性,作为光通信的补充和延伸,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技术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以地埋电缆为传输介质的
我国在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的进程中,主流双馈风电场经固定串补通道外送功率时面临诱发次同步振荡(SSO)的风险问题。现有风电SSO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升级、改造双馈风机(DFIG)控制策略和设计并联型FACTS抑制装置,鲜有文献报道串联型FACTS抑制装置。本文针对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SSO问题,研究基于H桥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H-SSSC)的风电SSO抑制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建立了双馈风电场-固
学位
近年来风电装机容量不断提高,以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为主的大型风电场逐渐增多,其经串补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SSO)问题日益严重。串联型FACTS装置因其较好的灵活性、运行方式对其抑制效果影响小的优点,适合用作SSO的抑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