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及新能源高渗透型电网惯性与稳定性评估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回大容量直流异步外送、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使得区域电网呈现显著的低惯性特征,其网架结构蕴含了复杂的稳定特性。长期以来,在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中忽略了系统惯性的影响,且基于完整的同步电网条件对备用需求进行设置。对于直流和新能源高渗透的低惯性电网,一方面,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加剧了运行方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多类型交直流故障使得故障分析数目大为增加。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掌握新能源高渗透型电网的惯性特性,以便电力规划与运行人员快速和准确地把握系统频率稳定性水平,进而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保证事故后稳定性指标在可容忍范围内,避免或减少切机、切负荷,维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首先对新能源高渗透型云南电网的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PSD-PSAW数字分析平台的主要功能和优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发电机、励磁、调速器以及风机等各个模块的仿真模型,最后利用平台建立了云南电网的仿真模型。
  其次深入探究了云南电网的惯性特性与稳定的关联,并对规模化新能源并网和多场景运行方式下的系统在典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对频率及电压稳定进行了评估。基于云南电网仿真模型中各发电厂站的实际参数,选取了不同年份丰水期大方式运行的模型,计算了云南电网的惯性时间常数HAC以及相对惯性时间常数HDC,并针对直流闭锁故障、负荷突变故障和大机组故障脱网这三种工况分别进行了模拟仿真;其次由于云南电网主要以水电为主,深受汛期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汛期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了不同的运行方式的模型进行了仿真。最后利用仿真结果对频率及电压稳定进行了评估。
  最后提出了虚拟惯性控制策略来提升云南电网的稳定性。分析了虚拟惯性控制的原理,建立了虚拟同步机装置的控制模型,搭建了3机9节点的小系统,分别考虑负荷突变和机组故障切机这两种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虚拟惯性控制的有效性;将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引进到云南电网,对直流单极闭锁、负荷突变和大机组故障脱网这3种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虚拟惯性控制对云南电网稳定性的提升。
其他文献
喷燃雾化是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使之分散破碎成微小液滴的过程,它是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喷燃部件的雾化特性会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推力及推重比、工作稳定性和污染排放等重要的性能指标。喷燃部件的喷孔作为燃油喷出前流经的最后一个通道,其结构参数对雾化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目前尚不明确喷孔结构偏差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导致缺乏对喷孔制造公差设计和加工误差控制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学位
现在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问题,化石能源的枯竭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迫使各国都积极探寻解决办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各国现在解决能源问题所选择的途径之一,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各国在新能源发电领域投入了众多的研究力量。在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以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对象。这些新能源发电组成为微电网,是未来新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电动汽车作为负荷并入
学位
近年来,低碳产业和新能源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光伏发展十分迅速,发电规模不断扩大,渗透率逐渐提高。光伏由电力电子逆变器接入电网,不具备常规机组的特性,电网转动惯量和等效规模减小,电网稳定性受到威胁,因此规模化光伏并网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建立了光伏机电暂态模型,采用大扰动激励法对光伏并网系统暂态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并对实际大电网进行仿真验证,主要的研
学位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已成为未来电源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电源规划方案的特性逐渐趋向多样化,为规划方案评价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客观、合理地对多能源电源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多能源电力系统电源规划方案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
学位
当前我国电网已形成“强直弱交”格局,交直流混联电网耦合程度和相互影响密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大容量、大规模等特征。大直流接入下受端电网存在直流故障引发大区互联电力系统潮流转移和交流故障引发电压失稳等问题。针对直流故障后潮流转移冲击弱交流联络线展开特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提出应对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联络线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针对交流故障引发直流受端电网电压稳定特性及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有效应对馈入直
继电保护设备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对保护设备进行准确的可靠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状态检修建议,对于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保护设备失效特性出发,研究保护设备可靠性评估新方法;并以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为基础,建立保护设备的状态评价指标集,对其进行状态评估,为状态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首先,通过分析继电保护可靠性基础数据来源、分布特点,设计了保
继电保护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快速性和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用户用电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定值都是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整定,最小运行方式下校核保护性能,这种方式下保护定值不能满足实时电网运行要求,使得保护误动或者拒动,造成电网事故扩大。在此背景下对保护定值进行在线校核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继电保护定值
学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输电线路的研究趋于成熟,而配电线路作为用户端架空线路范围大、分布广,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配电线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在配电线路发生的事故中,雷击事故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因雷击造成的配电线路短路、断线等跳闸事故已经占到配电线路总事故的50%-70%,所以正确认识、评估及预防雷电对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研究了不同防雷配置下的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的工
学位
变压器作为最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变压器绕组变形在所有类型的变压器故障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损坏变压器固体绝缘,造成绝缘击穿事故。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变压器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绕组电容、电感参数;利用Simiulink软件建立了三相变压器分布式参数等值电路模型,模拟实际电网运行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仿真模型结构合理、精确度高,为后
学位
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可靠工作保证了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随着智能站的发展,复杂的智能设备、网络化的光纤链路、标准化的通信模型给智能站运维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智能站的多源异构数据统一管理和运用难以实现。针对海量的继电保护设备缺陷数据,检修运维人员缺乏有效的缺陷数据分析方法。另外,智能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诊断也较为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减少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缺陷,实现二次回路故障诊断为根本目的
学位